②财政收入的压力之下,第四季度政府将有所加快推地节奏。
今年前三季度东莞土地出让金额为102.6亿元,仅低于11年和13年,成交处于中上水平。但三季度以来,土地出让金已出现大幅缩水,并且房地产销售环节的低迷以及房地产开发投资的下滑,房地产相关税收同比去年同期出现急剧下滑,直接影响政府的财政收入。在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环境下,今年来政府加大了财政的公共预算支出,通过投资来拉动经济的作用更加明显,这迫使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不改。受到新房市场的颓势影响,三季度政府已顺势放缓推地节奏。进入四季度,在财政收入的压力和年度的供地目标的双重压力之下,政府将有所加快推地节奏,土地供应有望放量。
③高周转策略之下,部分企业将会适当补充土地储备量。
2014年,是楼市深度调整的一年。东莞房地产在经历过去十年的快速发展后,也进入调整阶段,包括房价、开发商的心态都在调整。过去东莞房地产快速发展,东莞很多开发商捂盘惜售的心态较强。随着地价、人工材料、企业融资、财务管理等成本的日益上涨,房价利润空间被挤压,一线品牌开发商如碧桂园、万达、万科、恒大等企业已启动高周转策略,通过规模上的扩张对冲利润率的下滑。在高周转的策略之下,后市部分企业将适当补充土地储备量,以待后续开发。
④底价成交成年内主基调不改,政府和企业均回归理性。
今年来,由于市场形势不容乐观,开发商资金链普遍紧张,直接蔓延至土地市场。去年全国高价地频繁涌现,今年土地市场鲜有高价地迹象。底价成交、流拍成为淡市下土地市场最明显的特点。三季度东莞商住地溢价率“挂零”,地块全以底价成交收场。底价成交将会成为年内的主基调,政府和企业双双回归理性,主要有两点因素:其一,市场预期被悄然改变,政府在土地财政的压力之下,在定价更回归于理性。其二,在经历了多次市场波动后,开发商对后市更为理性看待,拿地上也不会盲目激进。过去不少企业拿了高价地,存在经营不佳的现象,高价拿地存在一定风险,也迫使房企回归理性。
⑤第四季度土地交易量有望升温,但难现火热景象。
今年来全国土地市场呈现不温不火,东莞土地市场也明显降温,拿地企业多数集中在熟悉的区域范畴内。第四季度土地交易量有望升温,主要有几点原因:其一,政府在财政和供地计划的目标的双重压力之下,推地量有望增加。其二,政策利好和房贷的放松,将会表现在第四季度的股市和楼市成交上,市场有望反弹,将会提振开发商入市信心。其三,新房市场的好转,将会直接宽裕开发商的资金链,也会稳定市场预期。预计四季度土地交易量有望升温,但很难出现火热景象。市场在深化调整中,房企理性拿地。
⑥10月份商住地出让继续断档,短期内土地市场低位延续。
根据东莞中原研究部监测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10月8日,后市一阶段内东莞土地市场将供应7宗,面积合计39.9万㎡。其中,商业用地1宗,面积合计3.16万㎡。工业用地5宗,面积合计27.81万㎡,普通仓储1宗,面积合计8.93万㎡。10月份商住地出让继续断档,短期内土地市场低位延续。
2014年10月、11月部分待挂牌交易用地一览:
2023-11-04 17:13
2023-11-04 17:01
2023-11-04 16:10
2023-11-04 1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