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东莞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谈房论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欧阳捷:土地市场的流拍增多 并非市场的下行信号

来源:房掌柜采编中心  整理 东莞房掌柜  2018-08-06 09:06:51
[摘要]恰是土地财政无法割舍、土地市场趋于理性的写照。
欧阳捷:土地市场流拍增多,并非市场下行信号

  市场正在改变,但政府依旧老模式卖地,宁可流拍,也要不断提高拍卖底价。

  地方政府太“贪心”,正是土地市场流拍增多的最根本原因。

  这恰恰是市场化的逻辑对非市场化土地制度的回应,如果企业被迫高价拿地、低价卖房,那才是最不堪的。

  05

  观点5:调控地价——自我革命是根本

  黄奇帆先生曾经说过:政府应当保持地价不超过房价的三分之一。

  中央政府完全可以要求地方政府这么做。

  国土部门、税务部门、金融机构都有指定的地价、房价评估机构,也完全可以按照房价倒推出合理地价。

  也许您会说,这样不是便宜开发商了吗?它们可以把房价推上去啊?

  我们在《欧阳捷:调控步入纠结期,何以破局?》中提出过:“普通商品住宅实行‘限房价、竞地价’,政府按照土地出让合约管制销售房价,企业按照合约价格提供商品住宅,有助于土地市场降温、地价趋于合理”。

  其实,市场主体有多方,宏观调控不应仅仅针对房企、中介、金融机构、购房者,是不是也应当针对地方政府土地市场呢?

  地方政府是不是应该首先自我革命、调控土地市场?

  然而,回避调控土地市场恰恰是因为土地财政无法割舍,现代财政制度尚未建立,地方财政入不敷出的状况还难以改变。

  事实上,如果真的控制住地价,地方政府财政就难以为继,中央政府税收也就失去了依托,经济发展和社会维稳就失去了支撑。

  原中财办副主任杨伟民先生曾经说过:“行政性措施已经不能根治市场乱象”。

  也许,杨主任没说出口的另一句话应该是:“市场乱象,恰恰是由于行政性措施所造成的”。

  如果行政性措施无法根治市场乱象,我们依靠什么来根治市场乱象呢?

  依法行政和按规矩办事。

  唯有加快法治建设,加快土地市场改革、加快现代财政制度改革、加强政府依法治国,才能回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轨道上。

  我们还需要加快诚信政府建设。

  许多城市政府已经习惯于强势做派,往往不按契约精神办事,造成了政府普遍失信于民。

  先高价卖地,后限制卖房、限制房价、限制备案、限制销售,尽管有的是出于维护市场平稳的良好愿望,却造成了公众质疑、效果相反的市场扭曲现象,也让地方政府面对塔西佗陷阱的考验。

  不言而喻,政府“失信”显然是权力膨胀的后果,政府“失信”的危害远远大于企业和个人失信的危害,唯有法治才能制约政府权力无限膨胀并被滥用。

  法治建设任重道远。

  我们已经太过于纠缠楼市微观现象,而忽视了宏观环境治理,如果我们能够更好地推进法治建设、制度建设、长效机制及其改革,我们就不会陷入这些纠结,不会太过迷失方向。

  结束语:

  我们认为,流拍土地增多并非是楼市下行的信号,也非房企资金短缺,恰恰相反,这是土地市场理性的信号。

  土地市场理性,意味着房企未来更好的机会。

  通过市场紧缩、洗牌,清洗掉一批体质赢弱的中小房企,反而为强壮的大房企腾挪出更大的发展空间。

  大房企不必急于拿地,可以留下资金、等待时机。

(来源:欧阳先声)


分享到:
责任编辑:黄子欣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1. 1国有大行集体表态:化解房地产风险
  2. 2东莞城区笋盘大盘点!2.5万套选1套 不能随意
  3. 3广深高速改扩建项目将实施 广州-东莞段由广深珠公司负责
  4. 4广东:9月个人房贷新增344.82亿 扭转前两月负增长态势
  5. 5央行行长潘功胜:稳妥化解大型房企债券违约风险
  6. 69月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扩大
  7. 7【每日网签】东莞住宅10.16成交住宅141套,面积16004.8㎡
  8. 8多地土拍规则调整不再设置上限价格 取消土地限价会成趋势?
  9. 9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露面 前往顺德北滘南平路项目工地调研
  10. 10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分三类实施 已入库162个项目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