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宏观经济政策环境
3.1.国内:
3.1.1经济环境
3.1.1.1李克强:经济增长比7.5%高一点、低一点都是可以的
6月16至21日,李克强总理对英国和希腊两国进行了访问。在此访期间,李克强总理多次就中国经济增长率做了阐述。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是正常现象,并不存在问题。今年中国有信心实现7.5%的GDP增速目标,并表示政府已经准备调整政策,以确保政策可以发挥作用。
对于众人对中国经济放缓了,会不会继续?甚至是硬着陆?等疑问,李克强总理回答不会。中国还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之中,中国发展的不平衡,区域、城乡间的差距本身就是潜力,有着巨大的内需,就眼前来说,中国政府对经济的运行实行区间调控、定向调控,保证它的下限不越过7.5。或者说能够保证充分就业的增长,使得上限CPI不越过3.5,让人民生活不受大的影响。
3.1.1.2中国经济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
尽管面临相当大的下行压力,中国经济正在稳步向前。不论舆论如何喧哗,外界如何唱衰,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保持定力,坚持改革,今年经济发展“上半场”表现不俗。
官方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速、就业、物价等一系列备受关注的主要经济指标均处于合理区间。5月份中国经济月度标杆指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第四个月转强,外贸增速实现由负转正,民间投资占比持续攀升,新增注册登记企业数量激增,为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今年中国经济“下半场”即将登场,面对着产能过剩,债务违约风险等一系列挑战,调控的“靶心”渐渐明晰,让实体经济与金融服务面对面,让市场在调结构中发挥“主引擎”作用,让中小企业蓄势“新增长”等举措将为中国进一步改革发展、化解各种风险夯实基础。
3.1.1.3发改委:激发小微企业活力改革措施效果良好
新一届政府成立以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效显著,有力激发了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今年这项改革的重点,一方面是加快推进投资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精简和下放投资审批事项,另一方面是进一步改善民间投资环境,涉及全面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加快建立和完善权力清单制度、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等。”孔泾源说。他认为,这些改革措施对激发小微企业发展活力已经产生了良好效果。孔泾源以注册资本改革实施为例指出,今年3月至5月,全国共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320.14万户,同比增长25.83%,注册资本总额5.32万亿元,增长99.78%。
3.1.1.4今明两年到期地方债达4.2万亿,房产调整成最大风险
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地方财政增速回落以及土地和房地产市场调整迹象日趋明显等因素影响,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日趋严峻,今明两年即将到期的地方政府债务将高达4.2万亿元。未来房地产市场调整风险将成为地方政府债务的最主要风险。
中诚信国际认为,在地方政府债务新的融资趋势下,未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将演化为包括房地产市场调整风险、地方(局部)风险放大以及融资渠道切换导致的换挡风险。其中,房地产市场调整风险将成为地方政府债务的最主要风险。债务偿还方面,地方债务的偿还对土地出让收入依赖过大,全国承诺以土地出让收入偿还的债务占比达37%左右,部分省份承诺以土地出让收入偿还的债务占比高达50%以上,土地和房地产市场走势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偿还影响很大。在当前房地产市场景气下行的大背景下,过于单一集中的债务偿还结构加大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敞口。
2024-03-05 12:53
2023-11-04 17:13
2023-11-04 17:01
2023-11-04 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