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中国设600亿元国家基金挺中小企业 市场化运作成亮点
李克强9月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中央财政出资150亿元,发挥杠杆作用和乘数效应,吸引民营和国有企业、金融机构、地方政府等共同参与,建立总规模为600亿元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种子期、初创期成长型中小企业。
此次会议首次明确“政府和市场携手增强创业创新动力”,提出该基金的募资、设立、管理、收益分配、到期退出等“均按市场化原则操作”,并通过社会出资人优先分红、国家出资收益适当让利等措施,更多吸引社会资本。
1.1.3 518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落沪 上海总部经济增速稳定
今年1-7月,全市共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28家(其中管理性总部24家),投资性公司8家、研发中心7家。截至2015年7月底,外商在上海累计设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518家,其中亚太区总部35家;投资性公司305家,研发中心388家。
1.1.4国企改革“1+N”方案公布渐近 东北望获倾斜性支持
从国家发改委就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工作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未来将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东北国企改革有望获得倾斜性政策支持,包括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为东北地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民营经济等创造条件。
东北国企改革将在实施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等层面会有所动作,同时,考虑到东北国有企业的产业属性,在一些科技类国企中的激励力度和步子会更大一些,比如装备、设备制造等科技含量比较高的国企为了留住人才,其激励政策将比较明显
1.1.5 8月制造业PMI为49.7% 出现逾6年来最显著放缓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9月1日公布,中国8月官方制造业PMI49.7,跌至50的荣枯线以下,创下自2012年8月以来新低。
制造业PMI回落的主要原因:一是部分传统产业继续加大结构调整,高耗能行业PMI为48.1%,比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的低点。二是今年因厄尔尼诺持续发展,多地受高温、台风、暴雨等天气因素影响,7、8月份出现洪涝灾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所减缓。生产指数为51.7%,比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下行。三是京津冀等地加大治理大气污染力度,主动放慢生产,制造业PMI明显低于全国总体水平。四是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制造业国内外市场需求偏弱。新订单指数和新出口订单指数分别为49.7%和47.7%,均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仍位于临界点以下。
尽管PMI小幅回落,但同时一些积极因素继续显现。一是高技术制造业继续保持稳步增长,PMI为52.2%,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2.5个百分点。二是消费品相关行业持续保持扩张状态,PMI为54.6%,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4.9个百分点,且2014年5月以来始终位于临界点上方,本月增速有所加快。
1.1.6 国资委携央企战略合作多地政府 一批重大项目或落地
从国资委网站发布的工作动态可以看到,8月29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毅出席山西省-中央企业合作发展座谈会暨签约仪式,58家中央企业负责人同时出席,兵器工业集团、中国电科、中国石油、中国华能等企业主要负责人还介绍了在山西投资情况和进一步深化合作发展的思路。在煤炭、电力、化工等山西传统优势产业领域,亿建成了一批重点项目。
尽管上半年央企主要经济指标走出企稳向上轨迹,特别是二季度以来盈利能力持续回升,但当前面临全球经济增速减缓的复杂形势,央企稳增长依然面临压力,密集与地方洽谈合作,有助于央企与地方合作投资项目落地,助力稳增长。
1.2政策环境
2023-11-03 18:05
2023-11-03 14:55
2023-11-03 14:45
2023-11-03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