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宏观经济政策环境
1、国内:
1.1经济环境
1.1.1 600亿元国家基金引领 撬动千亿元社会资本激活中小企业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中央财政通过整合资金出资150亿元,创新机制发挥杠杆作用和乘数效应,吸引民营和国有企业、金融机构、地方政府等共同参与,建立总规模为600亿元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用市场化的办法,重点支持种子期、初创期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
1.1.2李克强力促“双创”深意:政府要当好创业创新“娘家”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用新模式汇聚发展新动能等工作。会议认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打造支撑平台。要利用“互联网+”,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促进生产与需求对接、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有效汇聚资源推进分享经济成长,助推“中国制造2025”,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新格局。
1.1.3发改委9天批复19个项目 “一带一路”基建先迈步
9月15日,国家发改委批复了6个项目的开工建设方案,这是9月份以来的第五批。至此,9月批复项目家数已达19个,合计投资近3200亿元。 此次批复的6个项目均为高速公路项目,合计项目估算总投资为161.73亿元,包含安徽、内蒙古、新疆等地区高速公路网络建设,均为“一带一路”服务。
仅今年9月单月的批复项目,已占上半年批复项目总数的近五成,创阶段新高,单个项目平均规模168.42亿元。今年上半年,共批复项目39个,有机构预计,第四季度还将有大量工程获批。
1.1.4 中央发布对外开放“新50条” 建设开放型经济强国
9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授权新华社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意见共11个章节、50条具体要求,意见称当前我国改革开放正站在新的起点上,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要统筹开放型经济顶层设计,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1.1.5发改委推八大举措稳定投资 专项建设基金投放成首要任务
9月14日国家发改委召开促投资稳增长电视电话会议。会议透露,为应对下行压力,国家发改委将着力推进八项重大举措。其中,摆在第一位的是迅速投放专项建设基金,通过发行债券筹集资金设立专项建设基金。
发改委此次出台的八大举措包括:1、突出抓好专项建设基金投资工作,充分发挥投贷结合、债贷组合效应;2、积极推进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价格改革,努力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3、加快推进三大战略和城镇化、双创、国际产能合作,突出抓好重点项目落地;4、持续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加快补齐小康社会建设短板;5、制定三年滚动投资计划,加强重大项目储备库建设;6、有序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向纵深发展,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经济内生动力;7、是持续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打通金融资金向实体经济流动渠道;8、是多措并举全方位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1.2政策环境
1.2.1发改委等六部委发文促大众创业用地 四方面共同推进
据国土资源部网站9月18日消息,9月10日,国土资源部联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住建部、商务部下发《关于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地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集中释放用地政策红利,从加大新供用地保障力度、鼓励盘活利用现有用地、引导新产业集聚发展、完善新产业用地监管四个方面采取措施,支持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落实中央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重大决策部署。《意见》自下发之日起执行,有效期8年。
在加大新供用地保障力度方面,《意见》依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相关服务指导目录》、《中国制造2025》等,明确了新产业、新业态用地类型;提出以“先存量、后增量”的原则优先安排用地,新产业发展快、用地集约且需求大的地区,可适度增加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明确运用多种方式供应新产业用地,推行先租后让、租让结合;采取差别化用地政策支持新业态发展,如光伏、风力发电等使用未利用土地的,不改变地表形态的用地部分可按原地类认定;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移动通信基站等用地面积小、需多点分布的,可采取配建方式供地。
2023-10-20 15:28
2023-10-19 15:03
2023-10-19 14:48
2023-10-17 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