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政府对土地供应量的控制明显加强以及房地产商对购置土地更加谨慎,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土地出让金和出让面积同比下滑幅度超过2成。监测全国300个城市土地交易活动的中国指数研究院8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土地成交面积同比下滑30%,土地出让金减少23%,但楼面均价上涨11%,成交溢价率提升2个百分点至13%。
2. 发改委:今年后几个月物价不会出现大幅上涨
随着第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陆续发布,国家发改委10月15日就其中最受社会关注的数据进行了说明。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后几个月,天气逐渐转冷,节假日较多,农副产品价格将有可能呈季节性上涨态势。服务类价格的涨幅因为季节性和节假日的因素也会有所扩大。总体上,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将继续保持温和上涨态势,不会出现大幅物价上涨。
3. 央行再次“双降”:10月24日起降息0.25% 降准0.5%
10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为进一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自2015年10月24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5%;其他各档次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保持不变。同时,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并抓紧完善利率的市场化形成和调控机制,加强央行对利率体系的调控和监督指导,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此外,自同日起,央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同时,为加大金融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正向激励,对符合标准的金融机构额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继央行去年10月以来连续第七次降息,也是今年以来的第六次降准。此前的8月25日下午6点,央行公布称,自2015年8月2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以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具体而言,自8月26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75%;其他各档次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4. 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9% 经济运行仍在合理区间
10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前三季度数据。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4877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0%,二季度增长7.0%,三季度增长6.9%。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8%。其中,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前三季度7053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2%),增速比上半年回落2.0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长1.7%。房屋新开工面积11481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6%。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下降13.5%。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8290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5%,比上半年加快3.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8.2%。商品房销售额56745亿元,同比增长15.3%,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18.2%。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589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3.8%。9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6651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4%。局表示,三季度经济增速虽略有回落,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大势没有改变,经济运行仍在合理区间,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动力孕育成长。但也要看到,国内外环境依然复杂严峻,经济仍存在下行压力。
5. 统计局:1-9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环比回落0.9%
10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5年1-9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情况。今年1-9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053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2%),增速比1-8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47505亿元,增长1.7%,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7.3%。
6. 国务院:全国建立居住证制度明确积分落户 淡化户籍
10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居住证暂行条例(草案)》,以法治助推新型城镇化。会议落实户籍制度改革,用法治方式完善居住证管理,保障持证人合法权益,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也有利于扩大内需。草案规定,在全国建立居住证制度,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向常住人口全覆盖,要求各地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提高居住证持有人享有的公共服务水平。草案还明确了居住证持有人通过积分等方式落户的通道。
7. 央行再发文:"双降"并非QE 中国尚未面临"零利率"
2023-11-03 14:45
2023-11-03 12:00
2023-11-03 11:53
2023-10-24 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