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本地:
1. 农业转人口市民化 新莞人读公校年增40多所
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中,也包括东莞本地农业人口的市民化。对于莞籍农业人口的市民化,《意见》提出,将在全市范围内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实行城乡户籍“一元化”登记管理。稳妥有序取消与户口性质区分相挂钩的待遇差异。
市委政研室有关负责人说,对东莞来说,尽管城镇化率已达88.7%,但在全市180多万户籍人口中,还有近一半是农业户口,目前东莞市登记的农业户口达91.6万人,“这些群众虽然基本上都已洗脚上田,从事的都是非农生产活动,但其对土地的依赖、居住形态、生活习惯还带有明显的传统农民特征”。为此,《意见》将加快户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单列为一大任务,结合东莞实际提出包括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完善农村产权制度、更大力度鼓励就业三项内容。
据其介绍,接下来,东莞除了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外,还将重点加强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是保障农民权益,另一方面是鼓励就业创业。
2. 东莞中心城区到万江开建银龙桥过江不发愁
万江一直被视为主城区中被割裂的一部分。万江被万江河分隔成南北两部分,北面有高埗等镇街,南面则是东莞中心城区。在万道路与莞穗路之间将万江河南北两岸连接起来的只有3座桥梁,分别是环城路的大汾北特大桥、107国道的蓬庙大桥以及万江路的江滨大桥。随着万江的迅速发展,这三座桥梁的拥堵现象也日益凸显。此前出炉的市区综合交通规划了三座跨东江水道的过江通道连接万江与中心城区,分别是创业路大桥、建设路大桥、鸿福西路过江通道。考虑征地拆迁较难等限制因素,建设路、创业路两条通道规划项目仍处于前期研究论证阶段。鸿福西路跨江通道北延段工程(即银龙路、银龙桥项目)则是三条通道中最先动工的一条。
3. 万江三大商圈将构建消费新体验 将做强商业
目前,东莞正处于社会经济全面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主城区重要组成部分的万江街道,确立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以商贸业作为重点,不断加大商业发展的投入力度。
时下,《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2013-2030年)》获得有力实施,加上早前的东莞中央商圈的整体规划,以及东莞市中央休闲区滨水RBD(万江片区)规划出台等众多利好要素推动下,万江商业发展获得宝贵的机遇。这次《万江街道商业网点规划(2016-2025)》,规划范围为万江街道行政辖区,面积48.6平方公里,规划的对象包括万江范围内的区级商业网点、社区商业网点、商业街、专业批发市场、餐饮酒店网点等。规划具体划分为两个阶段,近期规划为2016年—2020年,远期规划为2021年—2025年。
万江推出如此大手笔的规划部署,是基于万江转型发展的需要,增强万江作为东莞市水乡都市休闲区、文化创意基地和市区商贸物流服务基地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挑战与机遇并存。万江商业发展拥有很多利好因素,发展空间广阔,不过同样遇到不少需要克服的弊端、破解的难题。随着大环境的改变,东莞的消费人口在减少,消费资源较为分散,大型的商业项目与日俱增,供过于求的形势严峻。
4. 东莞跨境电商加紧布局 纷纷开拓线下体验店
为吸引消费者就近购物,东莞几大跨境进口电商除了加紧布局外,促销攻势也正如火如荼进行。与跨境进口电商此时段的忙碌相比,东莞跨境出口电商却显得颇为轻松。
“10月到11月中旬我们为了备货经常加班到半夜,现在反倒没那么忙了。”东莞创美贸易公司是去年城区邮政渠道发货量最大的东莞跨境电商,其相关负责人韦小姐称,前期几乎每一隔一天全公司员工都要帮忙打包加班发货一次到海外仓,到了“黑色星期五”前基本上各产品线的备货量都很充足。韦小姐告诉记者,刚刚过去的“黑色星期五”销量同比翻了一倍以上。现在货源备足,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每天盯销量看报表。
今年初开始进入跨境出口B2C电商的林先生也称,上个月为了备货每天几乎都加班加点,现在就盯着后台分析数据,及时调整一些营销策略,“今年能不能过个丰收年,就看这段时间了。”
5. 东莞生态创建 开启园林绿化建设新时代
沙田镇穗丰年水道,游人嬉戏,岸边的绿草茵茵,鹅卵石铺设的小道蜿蜒曲折,临水架设的木栈道迤逦向前,与沿岸高大的水杉、低矮的红树林交错相映。在这座以“疍家文化”而闻名的东莞小镇,近来频繁慕名造访的外地游客,大抵不会想到,一年前的穗丰年水道却是河道淤塞、污水横流的景象。
2023-10-20 15:28
2023-10-19 15:03
2023-10-19 14:48
2023-10-17 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