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财政部:中央政府一季度债务余额10.7万亿
财政部昨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央政府一季度债务余额10.7万亿元,5月份中央政府融资2329亿元;收入7992亿元,支出6159亿元。
分析人士认为,我国当前总体债务规模和杠杆率水平并不高,但分布不均衡,政府、居民部门较低,非金融企业部门相对偏高。但考虑到我国居民储蓄率较高、外币债务占比小、政府资产状况较好、债务主要集中在过剩行业,且商业银行拨备较为充足、财务状况较好等因素,可以说,我国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1.1.3 社会融资中“缺失”的影子信贷达16.5万亿
通过分析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及基金子公司等主要非银金融机构的管理资产,我们估算非银金融机构的影子信贷中有16.5万亿是非标及结构性产品(如信托受益权和定向资产管理产品),未被纳入官方统计以及我们调整后的社会融资总额。在对此进行调整后,过去几年中国“真实”的信贷增速可能被低估了2个百分点。
对未纳入统计的影子信贷的分析和估算并没有改变财政部此前的基本判断:1)中国整体杠杆率高、且攀升过快令人担忧;2)鉴于我国储蓄率较高、外债敞口小、资本项目存在管制、政府控制和影响力较高,我国未来几年爆发债务/金融危机的可能性较低。影子信贷迅速扩张的真正问题是其增加了决策层准确判断“真实”信贷增速和杠杆率的难度,更重要的是,它还削弱了债务融资的稳定性和政府对系统性流动性的管控力。
1.1.4 制造业PMI险守荣枯线 经济缓中趋稳
7月1日公布的6月份制造业PMI再次回落至50.0%,险守荣枯线,进入二季度以来,这一数据已连续三个月呈下滑态势。内生动力不足、国际市场疲软之下,制造业PMI仍然面临着不小的下行压力,后续是否会有稳增长政策备受关注。
制造业PMI整体数据回落的背后,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等新型制造业增速仍在加快,产能过剩的传统行业的回落也更为明显。分析认为,新兴产业所占的比重太小,传统产业占的份额依旧过大,这是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困难,而这种新旧动力的缓慢转换,恐将使制造业PMI承受不可避免的压力。
1.1.5 国企改革剩余9大方案将完成 兼并重组有望加速
6月30日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近日表示,《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在出台13个配套方案之后,剩余的9大配套也即将全部制定完成。他透露,国企改革下一步将推动重组,尤其是加大集团层面的兼并重组。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自去年9月出台以来,国企国资改革以此为引领、以若干文件为配套,形成“1+N”政策体系。据肖亚庆介绍,目前已相继制定出台13个专项改革意见或方案,还有9个文件正在履行相关程序,相关配套文件即将全部制定完成.
他透露,国企改革下一步将推动重组整合,加大集团层面的兼并重组,进一步精干主业,推动产业链关键业务的重组整合,优化配置同类资源,实行专业化运营,提升中央企业整体功能和运行效率,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1.2楼市环境
1.2.1 楼市上半年现205宗高价地 二线城市信贷收紧恐成常态
6月30日,全国多个城市再将“高价地潮”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台阶,天津、上海、成都等地均出现了高价高价地。其中,央企中粮以24.4亿元的价格将上海迪士尼旁边的一块纯宅地块收入囊中;天津更是出现一宗地块溢价率接近600%的新纪录;与此同时,成都也是接连出现溢价率超过100%的多个新地块。
至此,全国已出现205宗单宗超过10亿元的高总价地块,51宗超过30亿元的高总价地块,3宗超过100亿元的高总价地块。144宗溢价率超过50%的单宗地块,约是去年同期8.5倍;92宗溢价率超过100%的单宗地块,约是去年同期45倍。从城市分布来看,分别为苏州27宗、杭州26宗、南京21宗、上海15宗、合肥14宗、北京12宗、广州9宗。
2023-11-04 17:01
2023-11-04 16:10
2023-11-04 15:59
2023-11-03 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