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后市展望
● 经济:国内需求回暖、投资规模扩大,年底经济有望企稳回升。
12月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7%,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延续上行走势,创逾两年以来新高。同日公布的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PMI)为54.7%,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上升,为2017年7月份以来的高点,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16年1-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8442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3%,投资规模继续扩大。
近几个月经济数据显示我国经济已经企稳回暖,反映今年6月份、7月份的政策督导的作用明显,同时制造业利润持续修复推动投资意愿提高,国内需求回暖有利推动年底制造业生产活动,PMI指数将持续回升。
● 政策:调控政策力度紧缩,短期市场调整仍将继续。
在10月北京、天津、苏州、成都、合肥、珠海、东莞等20多个城市密集出台收紧政策后,11月广州、深圳、东莞相继收紧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11月28日上海、天津再下“狠手”加码调控,上海提高贷款购房门槛,首套房首付最低35%,二套(包括无房但有贷款记录者)普通住房首付款比例最低50%,非普通住房首付比例则与北京(楼盘)一样调高至最低70%。天津发布房贷新规提高各类人群的购房首付门槛,例如对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在市内六区和武清区范围内购买首套住房的,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为40%;户籍居民购房,则最低首付比例为30%。
全国楼市调控政策力度持续紧缩,反映中央抑制房价上涨的坚决态度。在11月,出现石家庄、东莞等多地政府加大对房地产市场巡查力度,强化整治监管,规范市场行为,巡查工作将持续到年底。政策紧缩将进一步降低市场预期,市场观望情绪仍浓,预计短期市场调整仍将继续。
● 资金:美联储加息促进美元升值,国内资金流动性或收紧。
12月2日,美国劳工部公布了11月就业形势报告。其中11月新增非农就业17.8万,略高于市场预期的17.5万,前值由16.1万下修至14.2万;10月失业率4.6%,为2007年8月以来新低;10月私营部门平均时薪环比和同比分别回升-0.1%和2.5%,低于市场预期和前值。美国11月非农就业表现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失业率创新低,12月美联储加息几成定局。
美联储加息必将会导致国内热钱回流美国,为应对资金大规模抽离,我国或会采取加息等政策收紧银根。目前我国经济企稳回升也给加息以支撑。我国一旦追随加息,会造成市场借贷成本升高,资金流动性收紧对房地产行业造成利空。
● 股市:股市大盘呈现逐步向好趋势,或分流楼市资金。
今年春节后,股市触底反弹经历轮番上涨,经济数据指标向好,也为股市带来持续向上的行情,预计股市大盘整体震荡向好趋势不变。房地产严控深化,楼市下行压力加剧,而股市中长线向好,将吸引大量逐利资金重回股市。
● 深圳市场:买卖双方僵持观望,楼市成交依然低迷。
据深圳中原研究中心监测统计显示,12月深圳楼市推货项目并不多,且刚需洋房新品供应有限,另有4个项目推公寓产品,这说明深圳开发商大部分都在观望,年底深圳楼市新增供应量少对客户吸引力不大,买卖双方僵持观望,预计市场成交依然低迷。
2023-11-04 15:59
2023-11-03 18:05
2023-11-03 14:55
2023-11-03 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