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近年来我国对“二套房贷”的政策经历了由“首付比例不低于50%”到“首付比例不低于60%”,从“认房又认贷”到“认贷不认房”的变化,对改善型需求的入市起到打压的作用,改善型需求被压抑着。因此,改善型需求已经成为近几年的主要刚需,首付从60%降低到40%,带来的最大利好在于改善型需求置业的门槛得到大幅的降低,而门槛的降低,势必带来改善型购房需求的积极释放;而营业税免征门槛由此前的5年变成2年,等于鼓励手里持有房产的居民抛售房产,税收的减少将增强房子的流动性,提高楼市交易的活跃度。另外,年轻人有购房需求但购买力却不够,而改善型业主想买第二套房又首付比例太高,或促使他们卖掉城里的中小户型,购买大户型。
因此房企也需要从三个方面调整策略:1、继续拿相对优质地块,开发以首次改善、改善型需求为主的中高端精品化产品;2、深耕改善型需求潜力相对较大的一线城市、部分二线城市区域;3、注重产品研发及附加值的提高,通过市场调研,利润优化户型、非毛坯修等,以此提高企业利润率。
另外,2006年至今中央出台的地产政策,发现这些政策都是以组合拳的形式出台的。从中央历次地产政策来看,政策的连续性较为明显,表现为如果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意图未达到,后续强化政策将在短期内接连出台,直到房地产市场的趋势出现明显改变。可以说,这次的举措是930新政以来的延续,而根据往常组合拳的打法来看,利率、税收、首付(及利率)、信贷、供给、行政限购等手段都可能成为政策调控工具。基于此可以预计,房地产政策还可能进一步松动,下一步应该是税费标准的松动,放松首套房信贷等,但北京上海短期放开限购的可能性较低。
1.3市场动态
1.3.1政策叠加成效初显 30城成交面积环比增七成
政策的叠加效应为楼市带来了利好。2015年3月份,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监测的30个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1439万平方米,环比增长71.2%,同比增长8.3%。
解读:因为随着市场预期转变,购房者入市节奏开始加快,尤其是3月30日央行、财政部等出台新政策后,次日部分城市成交量就有了明显的上升,使得市场成交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上涨态势。可见,今年政策面还是支持房地产的发展,形势还是比较乐观。对于未来价格的走势,一些库存比较大的城市,主要任务还是快周转、快去化,一线城市的核心地段或价格微涨,但是二三线城市主要还是去库存的概念,价格不太可能有大的上涨。
2024-03-05 12:53
2023-11-04 17:13
2023-11-04 17:01
2023-11-04 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