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谋告诉我,在求学过程中遇到张衢,是他一生最大的福分。张衢现在是中国工商银行的副行长,但在智谋心里,他永远是自己最好的导师。那一年,张衢还在工行杭州分行当行长,智谋到杭州学习。张衢的讲座,对智谋来说正是醍醐灌顶,大开眼界,让他对现代化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有了全新的认识,。
1998年,张衢调任工行广东省分行行长。智谋有了更多的向张衢行长请教银行管理之道的机会。张衢行长对人才的重视深刻影响了智谋,从张衢行长那里,他懂得了银行不仅仅需要科技人才,未来更需要国际业务、信贷业务、会计业务等各种专业的人才,更需要各种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从张衢行长那里,他懂得了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懂得了现代商业银行的用人之道,懂得了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一定要以人为本。
转益多师永远是智谋的求学态度,2000年张衢行长调任总行副行长后,相继接任省行行长的孙持平、黄明祥行长又成了智谋求索现代银行管理之道上的良师。从他们身上,智谋学会了站在更高的角度来思考银行的改革之路,在他们的启发下,“一流人才,一流服务,一流管理,一流客户,一流效益”成了他孜孜追求的目标。而正确用人,善于用人,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因此,只要被他发现是人才的,他都极力向分行党委推荐,给予机会,甚至委以重任。
如今,计划财务部的副总经理就是2001年入行的清华大学的高才生,而2000年入行的一位研究生也已经是人力资源部的副总经理了。近年来,东莞工行国际业务的迅猛发展就是智谋启用有创造力的人一个成功范例。1999年前后,分行国际业务一年的结算业务量仅4亿美元,开出的信用证仅三四百万美元,自2000年以来,分行的国际业务结算量就以每年翻番的速度跳跃发展,如今,一年的国际结算业务量已达到55亿美元,开出的信用证达到3亿美元。这既是分行高度重视、上下联动营销的结果,又是智谋起用了一批高素质的国际业务专业人才所得来的成效。在国际业务部,本科毕业生的占比几乎达到100%,并且为分行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员,几年间,该部13人走上领导岗位,有的担任了支行正副行长、部门正副总经理,有的还升任分行副行长。
启用有创造力的人,也是给智谋自己一个再学习的机会。学无止境,教学相长,不管是老师、专家、领导还是自己的部下,只要他有新知识,有创造力,就有智谋可以学习的地方。同时,他获得的经验、体会、心得和感悟,也愿意和别人共同分享。只有这样,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学习,学习,再学习。学习业务技能,学习领导艺术。国内的学多了,就学国外的。只要肯学,总是学不完的。那次报考澳大利亚梅铎大学MBA,面试老师问他:“为什么想读梅铎大学MBA?”
“我不想被淘汰。”他回答得干脆利落。
不想被淘汰,说到底,不正是人类最大的生存智慧吗?写到这里,我已无需罗列赵智谋所获得的其他个人荣誉。因为,一个人所抵达的高度,是他走过的足迹写出来的。不想被淘汰,就要坚定地往前走,不断向新的高峰勇敢地攀登。
从智谋身上,我确实感悟到很多东西。晚上,在楼顶上赏月,我不禁联想到这个人凡事追求完美的人生态度。完美的人生,就是智慧的人生。望着一轮皓月,我忽然听到赵智谋爽朗的笑声。
2023-10-20 15:28
2023-10-19 15:03
2023-10-19 14:48
2023-10-17 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