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加智慧,为他带来骄人的战果。1984年全省珠算邀请赛,他夺得冠军。东莞市组建珠算协会,推举他当了副会长。有一年省珠算邀请赛,他作为东莞队的教练,带领东莞队取得数项冠军。
工作和比赛一样,他也是一样地认真和争强好胜。由于工作上表现突出,在石龙,领导让他做了会计组副组长。1984年,工商银行与人民银行分家,工行县支行由于人手不足,又鉴于他的工作表现,就一纸调令把他调回县支行。那一年,他还获得了“全国金融模范”的称号。
1984年12月31日,智谋早就接到了调令。但最后一天,他仍然站好最后一班岗。年终决算报表工作量特别大,他一直做到凌晨一二点钟,才回宿舍休息。
第二天一大早,他又像往日一样起了个大早。早上拜别师傅,他踩上自行车,高高兴兴回到莞城的家中。五年中,他都是踩着这辆单车,在周五晚上从石龙回莞城,又在周一早上从莞城到石龙。到县支行上班,离家近了,可以每天都回家,他真高兴坏了。但到县支行总部后,更大的挑战在等着他。
“部队来的”
一个人傻一点,就多吃点苦;一个人如果聪明一点,那也是要多吃点苦。又是一个相同的日子,1985年的1月2日,智谋来到县支行总部上班,还是当会计。
1985年9月,东莞撤县建市,县支行改为市支行,仍是科级单位,智谋所在的部门为会计股,股长原如清是位忠厚的长者,而智谋则是在股里最年轻的一位。这一老一少,似乎注定了要成为“最佳拍当”。股里有两件活最累人,一件是打余额表,一件是查账。余额表每旬一次,查账几乎每天都要来。累人的工作别人不太愿意干,智谋来了,这沉重的担子,就不知不觉地压到他和老股长的肩上。尽管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但智谋坦然接受了。干工作挑肥拣瘦,怕苦怕累,不是他的人生态度。
查账最是烦人。每天,从记账到结账,都必须准确无误。如果结账的结果“不平”,就产生查账的麻烦。可在当时,常常发生账目不平的现象,而查账所要面对的,是一二千张传票。有些传票还字迹不清,更给查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有时候,为了将一天的差错找出来,甚至需要几天时间。最可怕的是一天的账尚未轧平,第二天又发现了差错。有一次,老股长就因为连续几天账不平,一时间满脸愁云,急得都把眼泪流出来。
常常到夜里八九点钟,智谋还和老股长呆在办公室里。到了打余额表的日子,就更晚了。老股长也觉得别人有些过分。这些工作,应当大家轮着来做。但智谋不觉得委屈。反正工作总要有人做。他们不愿做,那就让他来做好了。夜里饿坏了,他和老股长就啃一个面包先顶着。
做了一段时间,智谋发现查账的事可以用比较简便一些的方法进行,那就是先将各个专柜先对平了,然后再汇总起来,那样便容易多了。银行的通俗说法,这叫“专柜轧平”。用了这个方法,果然减轻了不少工作量,较好地解决了查账不平的现象。
一年后,智谋被提升为会计股副股长。当上了部门领导,肩上的担子大了,工作任务更重了,但股里查账、打余额表这些最繁琐和最累人的工作,他仍然照做不误。
1986年,市支行引进电子计算机技术处理业务,智谋成为最早组织和推动东莞工行推广电脑技术的部门负责人。由于自己的日常工作耽误不得,他得经常在机房通宵加班,他终于累坏了。一天,智谋支持不住,晕倒在地,被送进医院。醒来后没多久,不管医生的劝告,他又跑回工作岗位。
电脑使用起来之后,就离不开了。一年之后电脑升级,设备重新安装,程序更新,数据从旧机过到新机上,不能延误,否则银行开不了门,又得连续加班。这一次,又是8个夜晚没有睡觉,他只能在白天瞅空迷糊一阵子。夜里长时间加班,白天本来都要准备一点食物的。但有一天,大家都忘记了。几个人在凌晨三四点钟,饿得实在不行。那时的东莞还没有变成不夜城,过了夜里一二点钟,很难找到东西吃。几个人想到一些同事平常喜欢吃零食,就翻开他们的办公桌使劲找。哪知道找了老半天,才找到几块片糖。一人一块片糖,只能解一点点馋。
2023-10-23 14:18
2023-10-23 13:58
2023-10-20 23:53
2023-10-20 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