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一房一价
影响:东莞一房一价彰显威力 高端项目延迟签约拉低均价
5月16日,东莞市政府首发东莞版“一房一价”新政,严令开发商6月1日前须申报备案价,备案价格即为最高销售限价,违令者收回预售证。其中,开发商可重新备案,但必须要在上次备案2个月后。
政策执行两个月期间,部分开发商对“一房一价”政策仍有“耳边风”之嫌,市物价局、市住房城建局、市房管局三部门曾联合检查“一房一价”执行情况,发现开发商报备价格虚高情况相当严重,令一房一价大打折扣。
于是,8月5日,上述三大部门联合发文,对此前的“一房一价”政策进行再补充。其中,“设置15%的下浮限幅”尤令市场关注。为杜绝开发商随意抬高房价误导消费者,从5日起,所有符合备案范围的新建商品住房项目,销售价格一经备案,将自动设置15%的下浮限幅。一旦发生此情,商品房网上销售系统将自动锁定交易,无法进行网上签约程序。比如,开发商一套物业,报备价格为1万元/平方米,市场成交价就不能低于8500元/平方米,一旦低于这个价位,网签系统将自动锁定,无法完成正常交易。
受一房一价新政,高价备案无法低价签约的影响,部分中高端项目只能推迟签约日期,成为了拉低房价的原因之一。因此,东莞8月住宅成交均价环比有4%的轻微跌幅。
从89折到9折,再到87折,甚至8折,此前东莞楼市已然陷入“优惠”营销怪圈,若无优惠就难卖。巨额优惠背后,是开发商虚高报备价格为自己预留的浮动空间。然而,“一房一价”新政,成交价下浮不能超过15%的新规定,为开发商带来不少麻烦,虽然水来土掩,兵来将挡,销售策略有所调整,但是其仍担心推迟签约的做法,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把楼市拉入“降价”的风潮。
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房地产开发管理科副科长袁少英对此表示,物价、住建和房管三个部门对“一房一价”政策将长期执行,不会流于形式,会严格执行。依据《价格法》和《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违反明码标价规定未实行“一房一价”,每套将处5000元罚款。构成价格欺诈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要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2023-10-20 15:28
2023-10-19 15:03
2023-10-19 14:48
2023-10-17 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