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重蹈2008降价覆辙
影响:一线城市出现降价潮 东莞楼市从卖家市场转为买家市场
10月以来,由于销售回款放缓和短期债务压力增加,全国性房企在购地方面愈发谨慎。与历年数据相比,今年全国性房企在土地市场上的投入明显减少。今年前10个月,全国性房企累计拿地金额与累计合约销售金额的比例约为21%,这一比例已低于深处金融危机漩涡中的2008年。楼市低迷导致土地市场遇冷。近期各地土地市场的流标率大幅攀升。中原监测数据显示,10月,重点城市居住用地流标率高达23%。今年1-10月,重点城市的居住用地累计成交量同比大幅减少28%。
中原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1月中旬,十大全国性房企中已有中海、保利、万科、富力等7家企业进行大规模的降价销售。10月份数据显示,十大全国性房企在售项目的销售价格环比下跌3%,同比下跌2.1%。其中保利、富力、绿城、万科和中海的销售均价环比下跌已超过10%。降价潮正在由城市外围向市中心蔓延,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辐射,业内人士称,楼市降价才开始。而由于心理落差,前期业主打砸售楼处的一幕“昨日重现”,甚至由降价引发的业主维权几乎成为楼市转折的一个戏剧性插曲。
视线回到珠三角的莞深惠三地,限购满一年的深圳终于开始表现出了降价诚意,开发商先是以折扣优惠试探市场,继而不少楼盘毅然扛起降价大旗,给出了高额的折扣。与此同时,很大程度上依赖深圳购买力的惠州楼市也开始出现了降价行为,不少楼盘甚至直降千元,只为揽客。而东莞则相对较为低调,虽然从9月开始就陆陆续续有一些楼盘推出降价优惠,从“假摔”走向了真降,不过在业内普遍认为“房价较为理性”的东莞,降价其实来得并不是太明显。
远在千里之外的北京、上海楼市降价大战硝烟弥漫,近在咫尺的广州、深圳成交量哀鸿遍野,隔江对望的珠海、中山忙着限购、限价。相比这些城市,11月的东莞楼市无疑要平静许多,但是表面平静的背后仍然隐藏诸多变数。虽然东莞有300个左右楼盘,但赤裸裸降价的广度、深度有限,并且降价的楼盘抑或是只拿出少量户型设计、景观资源相对较弱的楼栋吸引客户,抑或是开盘售价就略低于市场预期,从而避免后续滞销陷入被动局面,实际上降价示范作用仍不可与一线城市同日而语,很难撼动当前浓郁的观望氛围、低迷的成交情况。究其原因,受外围环境、银行信贷、首付利率等因素影响,东莞楼市已经进入一个最后的僵持阶段,购房者普遍看跌楼市,观望气氛越积越浓厚,市场买卖双方的优势地位也逐渐逆转,由“卖家市场”转为“买家市场”。现在开发商原有的价格策略、营销方式已经难以激发看房者购买欲望。
2023-11-04 17:01
2023-11-04 16:10
2023-11-04 15:59
2023-11-03 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