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对当前市场形势时表示,第一,国际经济呈现弱复苏态势,国内宏观经济受季节性因素和结构性调整共同影响,增速放缓,社会融资规模显著回落,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受宏观经济景气程度和分类调控等因素的影响,地价环比涨幅收窄,上涨动力有所削弱。
第二,分类调控,市场化主导的管理思路与差别化的区域发展特点、结构调整策略等相叠加,城市地价分化日趋明显。
第三,土地供应结构继续调整,住宅用地占比有所提高,工业、交通水利基础设施等其他用地占比有所下降,这与“保民生”的政策导向一致,科学合理供地对于促进集约节约利用,稳定市场预期,具有积极作用。
1.3.3、78家央企加速退出房地产
据悉,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正推进新设国有资本运营公司,部分央企将纳入试点。房地产央企将成为本轮改革的主体之一,如果改革能够顺利完成,将会加速78家央企退出房地产的步伐。
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争议已久的产权归属问题已经落定。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将直接隶属于国资委,已被国资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写入2014年工作要点,具体正式文件的出台将在10月份。
解读: 关于房地产行业的央企改革,未来要面临的一大环境变化,可能就是集团母公司层面股份制改造的可能性。比如中信股份整体注入香港上市公司中信泰富、中国建筑将中建地产注入香港上市公司中海地产,这种集团的再造,或将有利于激发集团的市场化活力。
或许,这一轮涉及央企与地方国企的改革浪潮,也将冲击目前房地产行业的格局。“强者恒强”的定律或将被打破,只为哪家企业能抓住这轮房地产企业变革的先机。
1.3.4、大量社会资金从楼市向股市回流
近日,部分商业银行传出房贷政策收紧的消息,杭州等二三线城市房价出现下跌。在市场看空楼市的同时,人们将关注的目光投向股市。对此,专家表示,为了规避房地产泡沫风险,大量社会游资及私募股权基金应该从楼市抽离,同时做出新的投资选择,最理想的“避难所”应该是仍处在大底部的中国股市。因此,房市下跌有利于资金向股市回流。
解读:近十年来中国房地产大开发已演变为房地产大泡沫,房价不跌的预期更加助推了房价上涨。与此同时,大量银行贷款和社会资金被沉淀在涉房类融资上,房贷存量远超出了银行资产可承载的风险范围,短贷长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房地产开发资金链,变得越来越高成本、高杠杆、高风险。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银行开始提前防范楼市潜在风险。及早控制或防范房贷风险,银行开始提高房贷门槛,提高房贷利率,收紧房贷额度。很显然,银行开始隔离房地产泡沫风险的这些做法,是自主的,也是低调的,政府不会干预,但房地产开发商却因此感到紧张不安,这也是房市开始转入悲观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规避房地产泡沫风险,大量社会游资及私募股权基金应该从楼市抽离,同时做出新的投资选择,在投资渠道较少的中国,多数资金会流向股市。因此,房市下跌将促使资金向股市回流。
1.3.5、反腐是房地产最大的调控
腐败行为在房地产行业应该说是尤其明显,权钱交易多数都会跟房子有关,有的官员拥有几十套甚至上百套的房子。反腐本身就是制止不正当交易,包括幕后交易和灰色收入,反腐把这些非刚性需求的腐败购买力抑制了,特别是对于高端房子的需求,由于腐败造成的虚高的房价也就是被抑制住了。
从长期来看,随着城镇化发展的进程加快,房地产会有很好的前景。然而,买了就能赚钱的阶段已经过去了,整个行业的增长速率会放慢。现在一线城市房价已经说是被控制住了,其他城市的房价也是稳中有降。如果这个趋势能保持下去,那么整个房地产就会进入一个良性健康的轨道。
2023-11-04 15:59
2023-11-03 18:05
2023-11-03 14:55
2023-11-03 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