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周房地产市场导读
1、宏观环境:“分化时代”不等于“市场崩盘”
虽然最近主要城市房价遇冷,但一线城市和大部分二线城市仍供需两旺,价格处于上升通道。二、三线城市趋于平稳,一些三、四线城市开始降价。
房价分化出现后,部分价格下跌的地方政府希望松动调控,松绑限购政策。据报道,有些城市已开始通过松绑限购、下调购房入户标准等方式救市,而另有些地区也放出调整购房政策的信息。局部松绑限购主要是保护刚需。对于未来楼市走势,业内人士一致认为,市场崩盘这种情况不会发生。未来楼市不可能再像从前一样只涨不跌,但也不会崩溃。
2、新增:节后推货节奏放慢 个盘供应放量环比上涨36%
随着五一假期前后力推新品入市后,东莞供应市场又逐步冷却。瑞峰置业市场研究数据监测显示:上周(2014.5.12-2014.5.18)东莞全市5个项目有商品房新增供应,其中住宅新增1077套,面积约11.81万㎡,环比上涨约36%,主要是厚街花香十二院和大岭山新世纪领居有大量新品上市;非住宅供应量为1.12万㎡,环比下滑45%。从近期市场情况来看,观望情绪依然浓重,预计东莞供应市场不温不火态势将延续一段时间。
3、成交情况:买卖观望情绪依然存在 住宅成交连续两周下滑
瑞峰置业市场研究部监控数据显示,东莞住宅签约766套,合计面积8.49万㎡,面积环比下滑11%,同比下滑44%,红五月连续遭受打压。原因是:一、新开盘项目网签量依然缓慢,上周进行网签新盘为龙光君御华府,以62套排名冠军,与此前大批量网签的楼盘对比差距明显;二、多个城市降价措施,加之银行房贷收紧力度不减,购房者观望情绪依然存在,虽然促销手段不断,除了个别楼盘取得成效之外,但整体来看效果有限,导致成交乏力;三、从供应量来看,由于市场不稳定开发商也在观望,推货策略上更多是通过小批量推盘来营造热闹气氛,以此来试探楼市。四、临深片区经过前4个月大量释放深圳客户需求,新推货量也在缩水,目前再度转入客户积累的阶段,无法继续支撑整体楼市回升。五、楼盘营销活动缩减,上周不够20场营销活动,市场又回到自然销售的阶段。
非住宅方面,套数和面积环比出现大涨,主要是商铺产品成交所推动,主要表现在塞纳城市嘉园签约370套 4-102㎡的中小型商铺;此外,办公产品也做了一定的贡献,为盛世华南签约11套564-5603㎡大面积办公产品。
4、成交均价:中低端产品签约比例上涨 住宅均价下滑至8520元/㎡
上周东莞住宅均价为8520元/㎡,环比下滑6%。主要是因为:一、中低端产品签约比例上涨,上周6000-8000元/㎡的单价段占了5成以上,拉低了整体价格;二、成交项目基本为镇区中端项目,如上周洋房排名前十、签约均价在8千之下项目占了8席,表现在龙光君御华府62套,均价为7729元/㎡、东逸湾花园54套,均价为6629元/㎡、花香十二院30套,均价为6895元/㎡等项目;三、别墅产品成交持续下滑。
5、区域供需:多数镇区成交出现下滑 君御华府助力大岭山夺冠
上周有30个镇区有住宅成交,与前几周对比,大部分镇区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无明显领先的镇区。其中大岭山在新盘龙光君御华府签约62套的贡献下获得冠军,南城同列冠军,但与前周217套成交量对比大幅下降;排名亚军是凤岗,以永江臻萃园(22套)、锦龙又一城(9套)、怡安皇庭(7套)等楼盘;大朗排名季军,是由东逸湾花园单盘成交54套所支撑的。均价方面,过万的有南城、松山湖、东城、黄江四大镇区。
6、产品成交:刚需户型仍然是市场主流 大户型产品保持小幅回暖
从产品成交来看,70-100㎡刚需户型仍是市场主流产品,上周有363套的签约量,环比下滑13%;而100-130㎡首次改善、130-160㎡大户型及160-200㎡超大户型产品环比则出现10-30%的上浮,呈小幅回升的态势;而豪宅和别墅产品则持续下滑。
2023-11-03 14:45
2023-11-03 12:00
2023-11-03 11:53
2023-10-24 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