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会中也衍生新的热词:贫困县全部摘帽、网络强国战略、分享经济、国家大数据战略、制度性话语权、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免除学杂费、全面二孩等词语,成为全会新词
解读:从本届全会来说,足见未来五年,百姓或将享受10大优惠:1、困难学生高中学杂费将免除;2、全面放开二孩;3、技术工人工资将上涨;4、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5、大病保险全覆盖;6、医疗、医保、医药联动;7、百姓将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8、实施食品安全战略,人们吃得更安全;9、贫困县全部摘帽;10、蓝天白云看得见。
1.1.2 10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升至48.3 下行趋势缓解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8%,与9月持平。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1%,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作为衡量制造业景气程度的重要先行指标,该数据已连续8个月低于荣枯线50,表明制造业处于萎缩区间,但下行趋势有所缓解。
解读:制造业颓势减缓表明前期稳增长政策开始发挥作用,但目前总需求不足仍然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困难,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带来的通缩风险需引起关注。另外,中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进一步的宽松货币政策应该有助于刺激第四季度和2016年第一季度的经济温和反弹。
1.1. 3珠三角制造业倒闭调查:七大劳动力密集行业成重灾区
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背景下,中国制造业也步履维艰。《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对公开报道的不完全梳理发现,今年以来,珠三角地区共有76家企业关门,其中东莞占27家,比例超关门企业总数的1/3。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来珠三角被公开报道的倒闭的大中型工厂共有76家,主要集中在陶瓷、家具、纺织鞋子、玩具、纸品包装、电子、LED等7大行业,这些行业均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其中订单不足导致珠三角电子行业倒闭或员工停工现象,珠三角今年14家电子类企业关门或倒闭,4家公司因订单不足引发员工纠纷。
解读:珠三角企业关门原因有:1、鞋帽、家具等都是劳动密集型行业,随着劳动成本不断提高,原先赖以生存的低成本优势就消失了;2、部分企业家在经营中缺乏向品牌、高端方向转型的眼光,导致企业无法适应大环境;3、电子行业很大是由于订单不足引发倒闭或员工停工现象;4、外贸严重缩水,也是一方面的原因。
1.1. 4发改委:年底每个省都必须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方案
11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表示,现在正采取有效措施拓宽入户通道,让有意愿、有能力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现在已有25个省(区、市)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方案,我们要求到年底每个省(区、市)都必须出台方案。
解读:城镇化一直是发展中大国的一个重大的、现实的课题,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目标。因为城镇化是稳增长、调结构的一个黄金结合点,但是城镇化最重要的问题还是人的城镇化。
目前采用的措施有:1、拓宽入户通道,让有意愿、有能力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而农业转移人口有了城镇户籍之后,就要享受城镇的公共服务,公共服务最核心有“五件事”,包括就业、住房、医疗、社保、教育。2、加快“三挂钩”机制,调动城市政府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的积极性,“三挂钩”就是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城镇建设用新增指标与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挂钩、中央基建投资安排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3、带动新农村的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1.1. 5中国27省份“晒”GDP 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明显
中国各省份发布的前三季度GDP数据显示,除北京、上海、河北、吉林四省份外,余下的23个省份GDP增速均高于6.9%的全国平均水平,其中17个为中西部省份。位于中国内陆西南地区的重庆市,今年前三季度的GDP增速在27个省份中排名第一。
解读:2015年GDP增长预期目标是7%左右,而前三季度中国GDP均增长水平为6.9%。从国际层面来看世界经济的复苏是不及预期的,同时美国加息预期进一步强化;国内情况来看主要是我国还在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而前期增长较快的像汽车、手机这些行业受市场容量限制进入调整期,国际和国内层面因素的相互叠加,是造成三季度经济增速有所回落的主要原因;而推动中西部经济增速明显的因素表现在铁路建设的重点逐步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 “一带一路”战略的促动等。
2023-11-03 14:55
2023-11-03 14:45
2023-11-03 12:00
2023-11-03 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