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后市展望
① 、宏观投资环境有所改善,有望增强房企拿地热情。
宏观投资环境有所改善。国际方面,美联储取消3月加息、欧盟深陷金融危机泥潭等消息,使得日益国际化的人民币贬值压力有所缓解,国内热钱外流规模有所“止血”;国内方面,央行再次降准,一次性释放近7000亿元货币流通性,股市触底回升,上证指数企稳3000点,财富积累效应见显,同时,缓解房企融资难度和成本,将有望增强房企拿地热情,尤其是一线品牌房企,将加大对一线及部分二线城市的攻略,三四线城市在高库存的压力下,土地供需有望继续走低。
② 、在“有供有限”政策方针去库存,东莞商住地将持续放缓供应。
供给侧方面,中央“有供有限”的方针未变。1月7日,国土部再次强调去库存,不仅对土地招拍挂市场要继续有保有压,更要通过多样化供地来去库存,一方面要盘活闲置存量土地,做活做大土地流转市场,另一方面则要创新企业用地模式,鼓励采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方式出让土地。2月23日,财政部提出,各地必须清理压缩现有土地储备机构、进一步规范土地储备行为、合理确定土地储备总体规模,旨在通过规范土地储备,从源头上为去库存减压。
针对东莞土地市场,政府顺应“有供有限”政策方针,将放缓对商住地的供应,另外,结合推进“三旧改造”计划进程,完善区域及片区功能划分,盘活土地能力,利于增加各类地块存量和产业的招商引资,同时,刺激部分房企长期囤积的地块加速进入开发阶段,促进东莞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③ 市场预期转变与观望情绪加深,开发商拿地将理性回归。
随着政策面的持续宽松,今年第一季度东莞楼市整体成交延续去年火热态势,但是需要警惕的是,随着今年政府打击首付贷抑制投资热,而且目前东莞房价非理性的上涨已逼近“天花板”,过半区域加入“万元俱乐部”,透支了未来几年的房价上涨空间,结合东莞房价调整在即,市场预期明显发生变化,深圳的投资客购买将不再疯狂,恐慌性需求和追涨式购买将短期内退出市场,加上本地购买力较弱,市场观望情绪在逐渐加重。政府也将顺势放缓推地节奏,开发商也将从之前的“重金布局”转变为“理性拿地”,土地市场将进入新常态。
④ 、市场供需矛盾恶化,开发商拿地策略将有所调整。
根据中原监测数据显示, 2016年3月底东莞住宅存量为508.24万㎡,327.76万㎡,环比2月下降9.02%,同比去年同期下降45.69%。根据过去一年的市场消化成交计算,3月东莞住宅市场消化周期为3.3个月,消化周期再刷历史新低,市场供需矛盾恶化导致库存告急再度加剧。
在政府“有供有限”的推地节奏下,另外,楼市市场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预计第二季度楼市有所降温,房价滞涨,因此,开发商将重新审视市场,调整拿地策略,一线品牌开发商将理性拿地,继续深挖各自熟悉的区域,中小型开发商将继续较低价收获占地规模较小的地块,整体楼面地价或将有所降温。
⑤ 、4月商住地块“挂零”供应,政府有意放缓商住推地节奏。
根据中原监测数据显示,未来阶段性东莞土地市场将有7宗土地挂牌入市,占地面积合计47.5万㎡,建筑面积合计33.69万㎡。值得注意的是,7宗地块均是工业用地,商住用地“无人问津”,政府有意控制商住推地节奏。另外,从地块区域来看,依旧是以二三线镇区供应为主,其中,常平镇上坑村编号为2016WT021的占地面积最大且为13.51万㎡,同时,近年来,水乡片区由于规划利好,不少重大项目纷纷落地,4月麻涌和洪梅共有3宗工业用地推出。
2023-10-24 13:41
2023-10-23 14:41
2023-10-23 14:18
2023-10-23 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