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宏观经济政策环境
1、国内:
1.1经济环境
1.1.1地方财政构成悄然发生变化 六省区房地产税收超土地出让金
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团队研究的相关课题成果显示,房地产相关税收在地方财政占比不断增加。近年来,地方财政构成已一改土地出让金一家独大的情况,对房地产相关税收依赖度正慢慢超过土地出让金依赖度。
据研究结果显示,上海、北京、海南、黑龙江、内蒙古、新疆6地房地产相关税收已超过土地出让金比例,吉林、河南、贵州、青海、广西、陕西、甘肃、辽宁等10省房地产相关税收与土地出让金基本持平,但浙江、江苏、安徽、河北等地对土地出让金依赖依然较大,浙江、江苏土地出让金更是相关税收的2倍。资料显示,2007年起,我国土地出让金明显增长,其中,2013年增速急剧攀升至超过40%。而规模方面,已经从2007年的不到8000亿元,快速增加至2014年的将近3.2万亿元,7年间差不多扩大了6倍。
对此,平新乔指出,中国过去15年,地方财政的财政波动主要原因是土地出让金的波动。在许多地方,土地出让金收入已占地方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个别地方的土地出让金收入最高时可以占到总财政收入的六成。平新乔认为,地方财政主要依赖土地出让金只是一个过渡现象,未来地方财政中房地相关税收的比重将逐步超过土地出让金。
1.1.2产能过剩导致投资回报下滑 多地限期清理僵尸企业
中国的投资回报率(ROI)连续多年大幅下滑。有数据显示,中国的投资回报率从1993年15.67%的高水平持续下降,2000年至2008年稳定在8%至10%。金融危机后,投资回报率水平再度大幅下降,2014年已经降至2.7%的历史低点。用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的话说,中国经济的症结不是速度而是投资回报率下降。投资回报率直线降低的背后,是中国巨大的过剩产能和严重不合理的资源配置现实,去产能迫在眉睫。
在地方去产能布局中,各地普遍既做“减法”也做“加法”,在重视人员安置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推动产能过剩行业转型升级。在产业结构相对较重的资源型省份,如甘肃省,提出探索保留产能与退出产能适度挂钩,通过兼并重组提升综合竞争力,推动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甘肃酒钢计划淘汰铁产能200万吨、钢产能300万吨,分别占总产能的18.2%、21.7%。
与此同时,各地都在有针对性地打造新增长点,因地制宜扩大有效供给。在浙江省,除了腾笼换鸟淘汰“低小散”块状经济的过剩产能外,还通过打造百个特色小镇来培育新的有效供给,聚焦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产业。
1.1.3减税第二波来袭 资源税改革全面推开倒计时
作为“营改增”之后,今年推进的第二项税制改革任务,7月1日,资源税全面改革将在全国推开。6月3日,国家税务总局相关官员表示,目前资源税全面改革的多项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之中。
由于近几年资源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如按近一年税费负担水平进行平移,确定的税率幅度上限将较高,可能增加企业负担。为此,《资源税税目税率幅度表》规定的税率幅度是根据各地实测的2012年至2014年资源税费负担率为基础确定的。在此基础上,为支持当前矿业经济发展,考虑到稳增长大局的需要,还适当调低了大多数矿种的税率幅度上限,并增设了税收优惠政策,以确保矿山企业总体负担不增加。但对石墨等个别战略性矿种,则适当上调了其税率幅度上限,以保护这种资源的开采。因此,改革后大部分企业的税率幅度将有所降低。
国家税务总局财产和行为税司副司长练奇峰透露,对自然资源开征资源税,目前尚无具体的操作方案。按照相关规定,各省级人民政府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根据森林、草场、滩涂等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提出征收资源税的具体方案建议,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2023-11-03 11:53
2023-10-24 13:51
2023-10-24 13:41
2023-10-23 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