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两部委联合发文:PPP要杜绝固定回报、明股实债
5月30日,财政部和发改委联合发文,进一步做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鼓励充分挖掘PPP项目后续运营商业价值,鼓励社会资本创新管理模式;同时强调要确保政府补贴适度,防范中长期财政风险。
通知反复重申,要杜绝杜绝各种非理性担保或承诺、过高补贴或定价,避免通过固定回报承诺、明股实债等方式进行变相融资。
PPP经过两年多时间的推介,现已经在各地全面开花。据财政部数据统计,仅今年一季度,全国各地进入PPP项目库的项目数量达到7721个,总投资额为8.78万亿元。
不过,地方政府为“稳增长”推出大量PPP项目,一些PPP项目主要还是为了融资,并未真正按照风险共担机制来设计,政府一般会给予机构投资者以固定回报,多为“明股实贷”。目前,发改委和财政部均有牵头起草PPP领域相关法律,以进一步规范指导PPP实践。不过,两个部委的意见略有分歧,不少业内人士表示,PPP还需加强部委间的合作。
1.1.5 5月CPI涨幅有望小幅回落 物价涨幅或进入下行通道
国家统计局本周将陆续发布5月经济数据。业内人士预计,5月CPI同比涨幅将较上月小幅回落,PPI跌幅有望继续收窄。投资结构逐渐改善,消费产品制造业和高新技术行业将保持较快投资增长。
据中国证券报6月6日报道,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表示,随着蔬菜供给面持续改善,蔬菜价格在5月继续下跌,环比跌幅处于过去6月最大值附近。猪肉价格上涨和饲料成本下跌导致养猪利润显著扩大,不断创下历史新高,利润扩大带动生猪存栏量连续两月环比正增长,能繁母猪从4月开始环比正增长,猪肉价格进一步上行空间有限。考虑到去年猪周期形成的高基数,猪肉价格同比将出现回落。通胀将从5月开始进入下行通道,预测5月CPI同比涨幅小幅回落至2.1%。
华泰证券研究员张晶认为,当前基建投资增速在合意区间,地产投资复苏周期尚未走完,“双驱轮动”模式并未结束,判断今年不会出现大规模刺激,投资增速很难进一步上行。一是因为当前增速足以为需求侧托底;二是经济结构由投资转向消费驱动是中长期趋势。
1.2楼市环境
1.2.1 5月八成高价地出自二线城市 苏州南京合肥平均溢价超100%
50大城市合计土地出让金前5个月达到了7993.5亿,同比上涨了55.8%,其中二线城市占据榜首,前4大城市全部二线。苏州、南京、杭州、合肥高价地频繁出现,成为2016年前5个月高价地出现最频繁的区域。以溢价率40%为界限区分高价地(地块成交额超过5亿), 5月单月全国出现了高价地宗数高达69宗,其中有56宗高价地出现在二线城市,占到总数的81%。
目前二线城市的楼市及土地均是“高烧不退”,相对于年前的去库存号召,似乎“去库存”在目前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三四线城市,库存仍未缓解,二线城市供不应求状态严重。从合肥目前的均价来看,相对于其他的华东地区城市,均价还是相对较低,此番的上涨也有“补涨”的情况,但若上涨过分疯狂,政策导向上的降温也是箭在弦上。
其次,南京土地市场效仿苏州“熔断”,从理论上讲有利于土地热的降温,土地成本的高涨直接导致房价上升,这也从另一个侧面有效缓解了当前的房价飙升,但实际是简单粗暴的对土地设置最高报价,可能会助长拥有在售项目的开发商恶意竞标,追求土地高价而使其流拍,从而抬高其目前在售项目的房价。不管如何,地方性政策的频传,最终都在传递一个信息,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已进入调整期。
2024-03-05 12:53
2023-11-04 17:13
2023-11-04 17:01
2023-11-04 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