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首次置业者
亲,请见谅将你的全名“首次置业客户”如此缩写,只因你们这个群体太庞大,名声远播,以至于政府每次调控,你们都成了温情的借口。2011年的这次最V5的“只因为你”的调控也不例外,观望多年的你置业买房了吗?
我们已不止一次在聊令人憋屈的“房事”了。还记得,去年8月,我们一起去西平看楼,当时,开发商推特惠单位,单价6700元,你说朝马路太吵,灰尘大,没景观,各种不满滔滔不绝,一下就退了诚意金。之后,那个盘的临路户型卖完,越卖越贵,到最后是“9”字头、万字头。呵呵,看得出,你一直对此“耿耿于怀”。
我也一时语塞,竟不知如何劝慰。后来才知道这是你第三次退诚意金。
你说,2007年,你就花了两万元认筹了一套小户型,也在西平,当时开盘价出来,直抵8000元,你被吓蒙了,退了认筹金,撤了;深圳客疯狂了,排队买,火了。
第二次,是2008年又认筹了一套,价格降到了5000多,你考虑了两天两夜,还是决定退了1万元的诚意认筹金,因为觉得房价还会跌,自此闭关不再看房。直到2010年,看到房价蹭蹭往上涨,你又坐不住了,再次“出山看楼”。西平那个6700元/平方米的路边房是第三次退订。今年,我跟你一起去了万江一个楼盘认筹,交了两万,你对开盘价很满意,就是觉得靠桥边不爽,埋怨不在市中心,还妄想那个片区要在五年内赶超西平。
哥们,能实际点不?!真对不起,我为当时对你劈头盖脸的训斥道歉。可是,兄弟啊,你真的需要对自己居住需求概念要再清晰一些了,不要盲目保有股市中的抄底心态,对价低的片区未来发展别妄自幻想。
细思量,这又怎能怪首次置业的你太没主张,只因上涨的楼价遭遇政府调控时,大家已经失去正常的判断,再加上某些为自己利益呼号的“砖家”建言,能不蒙查查吗?!
可这又能怪谁呢?
博弈年年有,今年特别囧。有目标,无细节的东莞“限涨令”一出台,就是个“溺爱版家规”,而那些指望房价会企稳在8250元以内的父老乡亲们,时刻提醒自己,那只是一场家长与孩子们的家庭喜剧,名字就叫“我爱我家”。这显然不是说不能维稳在8250之内,而是说结果能达到,但未必是以大幅的价格暴降方式来呈现的。
抓住你喜欢的,选择你能接受的;在能力承受范围内,不要选择性逃避三个关键字:小、旧、偏。这是我的一点建议。
李前刚
2011.12.08
2023-11-03 14:55
2023-11-03 14:45
2023-11-03 12:00
2023-11-03 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