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东莞各大银行
提笔致信的一小时前,刚刚在你们那里办完业务。一个36天起理财产品,5万起认购,年化收益5%-6.6%。在股市不振,楼市疲软的当下,这样的稳健型投资产品,我还是颇感兴趣。
问及这款产品的投资方向,不知大堂经理知而不答,还是未知而答不出,胡乱搪塞我几句,只言银行拆解,虽不保本但绝不亏损。我也是傻人理财,坚信银行不倒。这一年来,你们短期理财产品真是多如牛毛,这与央行收紧信贷,你们急于求雨不无关联吧。
幸亏11月30日,央行在吃晚饭的时候,突然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意味着4000亿资金释放出来,也是一年半来的首次下调,这应该是你们渴盼的最解渴的一场雨吧。
这场雨会下到哪里?实业、基建、股市,还是楼市?我们关心最多的就是你们最贪恋的楼市,因为那里曾是你们收益高、风险低的“福地”,但今年却已然成了你们的“伤心地”。
有土地抵押,不仅要多贷,还要抢着放贷,一直以来,开发商几乎变成了你们的宠儿,多家银行挤破脑袋也要贷款给他们,就因为房地产开发不仅收益稳定,还有超高溢价能力。相比制造业“穷光蛋”,不仅不用花大量人力物力去搞风险控制,更不用到处“烧香拜佛”去各大山头辛苦“找贷”。真是“坐着都把钱挣了”啊!即便是去年央行屡发禁令,严控个人住房贷款,你们依旧也只是“铁面无私”,个人住房贷款真收紧,虽然政策上要求对开发商的授信要抠门一些,但具体到地方,仍笑脸相迎,至于那些品牌大开发商,银行授信更是“明紧实松”,争取做到有求必应,甚至两家银行争风吃醋。那时候,遇上捂着嘴偷乐的开发商,你们应该还击掌相庆吧?
规定容易流于形式,绝源才能效果明显。你们清楚,从2010年1月18日开始,央行开始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此后一提不可收,在一年半时间内,竟然12次“提准”,主意就是严调楼市,将价格回到合理价位。
这一调整,你们的情绪就蔫了。我很能理解你们现在的纠结,银行不仅逐利,还有严苛的风险控制,既然开发商钻了商品房政策的空子,大赚特赚,你们怎甘心成看客。但在年年飙高的房价面前,你们也被消费大众描述成推高房价的帮凶;而楼市长期调控遭遇双重压力,你们也要为当初的贪婪买单,若房价继续下行,部分资不抵债的小开发商必将遭遇清洗,你们会不会被逼成房产商?
这当然不可能,你们怎么能成为开发商?但楼市调控在产生更明显成效之前不会放松,但决策层要确保跌幅不会大到人们难以接受的地步,而且,房价下跌会导致中小房企无力偿还贷款,变身房产商,你们也将无奈面对这样的结局吧。
2024-03-05 12:53
2023-11-04 17:13
2023-11-04 17:01
2023-11-04 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