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住建部:房地登记统一以地控房 防止一房多卖
国土资源部和住建部联合发出《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做好不动产统一登记与房屋交易管理的衔接。《指导意见》明确:“房屋登记等不动产登记职责将统一整合到不动产登记机构,房屋交易管理职责继续由房产管理部门承担。”这意味着,不动产登记分工已经明确。
根据《指导意见》,房产管理部门职责包括房屋转让、抵押、租赁、面积管理、房屋交易档案、房屋中介、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等工作,以及商品房预售许可、房屋买卖合同网签备案、房屋交易资金监管、楼盘表建立、购房资格审核、房源验核、存量房与政策性住房上市交易管理,房屋抵押政策制定及监督执行等监管工作。而不动产登记机构负责房屋申请、受理、审核、登簿、发证等登记职责。《指导意见》要求不动产登记机构不得随意拆分房屋登记职责。
解读:住建部门的房屋数据和不动产登记衔接的落地将大大推进不动产登记的落实,此外房地登记统一,可以有效落实以地控房,有效防范一房多卖、已抵押房屋违规出售等行为的发生,确保交易安全。
不动产登记工作各地方的进展不平衡,有的地方已经启动,有的地方还在观望状态。而《指导意见》的出台为登记工作提供了规范,将对不动产登记起重要推动作用。
1.3市场动态
1.3.1应对盈利指标下滑 碧桂园抛出最凶猛分拆上市概念
“只要对公司经营有价值的、可以分拆的,未来碧桂园都会逐步分拆上市。”8月19日,碧桂园总裁莫斌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作为一家业务覆盖全价值链的企业,碧桂园的多个板块都存在分拆上市的可能性。
最先启动的是物业和教育板块。据介绍,管理面积已达1.2亿平方米的碧桂园物业管理公司和拥有34所在办学校的碧桂园教育集团计划明年上半年在A股主板上市。碧桂园还在努力盘活估值超过160亿元的酒店资产,目前正在引进合作伙伴,最终也希望能够分拆上市。从其财务报表上看,建筑与非毛坯板块、商用物业板块都具备分拆的潜力。
解读:物业、教育、酒店都是需要较长培育周期、资金周转率低的行业,目前国内对物业和教育板块的估值都比传统房地产行业高,分拆上市既有利于这些板块的独立快速发展,又能减轻碧桂园对这些产业持续投入的资金压力,提升公司市值和经营效率。
1.3.2多家企业剥离地产业务 房地产“黄金时代”不再
房地产“黄金时代”已逝,昔日的“香饽饽”转眼成为“鸡肋”,不少房地产企业开始谋求转型甚至想甩掉这个“包袱”。 房企盈利空间降低,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剥离房地产业务。
8月以来,除了浙江广厦之外,已有数家上市公司宣布撤离房地产领域。8月17日,老牌房企莱茵置业发布公告称,公司更名为莱茵达体育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中取消了房地产开发及经营业务。8月5日,海德股份称公司拟将平湖耀江24%股权出售给耀江房产,基本退出房地产市场。8月2日,匹凸匹发布公告,转让持有的南昌平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5%股权,逐步剥离房地产领域。
解读:企业绩分化日趋明显、净利润率整体下滑的背后,企业要想要做的事情会更多。现如今房地产市场已告别黄金十年,进入高成本、低收益的白银时代,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并保持稳定增长,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
为突破发展的困境,不少房企已经宣布寻求战略转型,不断扩展业务范畴。万科在业绩报告会上表示,上半年在做好传统业务的同时,也在加大对物流地产、租赁公寓、教育、度假、养老等新型地产业务、以及物业服务、建筑产业化等地产延伸业务方面的探索力度;同时,恒大地产不断扩展延伸产业链,先后进军体育、矿泉水、牧业、医疗美容等领域,而绿地、华润置地等陆续打通银行融资渠道,或控股或入股,进军银行业,类似相关房企转型的案例还有很多。
与以上品牌房企的多元化发展相比,一些中小房企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未来他们可能在房地产业务中逐渐淡去,如海德股份、华丽家族、莱茵置业等等房企宣告退出深耕多年的房地产业,暗喻着在中国城镇化率已经接近60%的市场背景下,楼市已经进入下半场,房地产行业将呈现规模化聚集与并购重组频繁发生的特征。
2023-10-24 13:51
2023-10-24 13:41
2023-10-23 14:41
2023-10-23 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