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提笔为本次主题写点什么东西之际,刚好遇到东莞天气转冷。我在想,虽然外面冷风嗖嗖,却还不至于寒风刺骨。因此,对季节转换的直观感受,生活在南方的人,总是要显得迟钝些。
其实,这也无碍。即使在冬日,我们依然能享受暖和阳光的普照,何尝不是一件美事。若将这丝舒坦,放置当下的楼市环境来审视,很显然,并不能让人那么欣喜。没错,我想说的正是,而今楼市低迷,并非东莞独有,全国各城市都在重复相同困境。这好比全国开发商在做同一道作业题,东莞的开发商,肯定要摒弃季节所孕育的某种迟钝,甚至相比它地的房企,能变得更为敏感,当然激动人心。
作为关注东莞楼市趋势发展变化的一份子,如果不能为大众普遍为之喝彩的兴奋点做点事,貌似真有点说不过去。鉴于这样一种思考,本期,我们决定为东莞楼市邮寄10封明信片。邮寄对象上至政府决策阶层,下至普通消费者。每一个邮寄对象,都承载着对当下市场形势的一种真相还原,并从中投射出某种趋势信号。当然,其中还包括明信片作者本人的一些建议。也许,它不一定具有建设性,但绝非一派胡言。
不多说了。倘然还关心楼市变化,就请大家用心阅读本期内容。
致政府决策层
在决定给你们邮寄这份明信片之际,我就思考,该怎么称呼你们才不至于落入俗套。岂知,在当代社会,尤其面对你们,俗套的礼节才能彰显实用主义。政府就是追崇为民办事的实用主义,所以,请允许我这样称呼“尊敬的政府决策阶层,你们辛苦了。”
这两年来,你们几乎没休息过,你们诚然很辛苦。最重要的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对于中国楼市投资、投机领域的打压,现在看来,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如果一定要审视成效背后的驱动力,那么,倒是可以从中作出一些总结的。
你们主导的这波宏观调控,历时最长、威力最猛、杀伤力最大。准确地说,自2009年底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就已基本达成对房地产信贷政策从紧的统一共识。尔后,就在进入2010年春节前夕,为了让房价回归合理水平,你们气势如虹地推出“国八条”。这一以信贷为根本调控切入点的政策,让春节楼市成交量当即遭受腰斩。尽管如此,进入2010年4月份后,依然不影响你们在宏观调控领域持续从紧的决心,于是,“新国十条”诞生。
如今看来,“新国十条”实施后,包括东莞在内的全国各地楼市成交量一度上演了量价均上升的大好局面,这其实并不能怪你们,怪的只是民众阶层信心不足。反过来,这又不能怪民众阶层。因为他们也吃过政府的亏。还记得2005年、2006年、2007年那几波宏观调控政策吗?试问,哪次,房价不是在调控之后,屡创新高?“调控”变“空调”,我想,还是应该值得反思的。
政策依然不折不扣地实施,房价极像不听话的孩子,任性涨之,这次,貌似真的惹恼了你们。因此,进入2011年后,你们不惜采取限价、限购等行政手段,目的在于全面彰显你们要让房价回归合理水平的真正决心。
无决心,难成事。如果以当下的市场环境论之,无疑,你们成绩斐然。但,几乎普通民众亦能意识到,只要能熬过这段时期,房地产行业依然会春暖花开。难道,你们就不觉得房地产调控政策根本性改革很有必要吗?
是的,很多人都意识到,每次从金融、税收等方面作为切入点的调控政策带给市场的是房价新一轮上涨的事实,为何新政仍然以此作为突破口?“面粉贵过面包”的现象,成为房价上涨的最大动力,政府是否可以考虑完全从降低地价方面入手?也许只有这样,才能带给市场更多积极的信号。
然而,这又可能会涉及到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政分配体制,要做出上述举措,谈何容易。
蓝学才
2011.12.08
2023-10-23 13:58
2023-10-20 23:53
2023-10-20 15:28
2023-10-19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