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央行方面表示,降息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融资难问题,但实际上房地产也带来重大的利好:一是降低购房成本,相当于在原有贷款利率基础上给全部购房者打出9.39折优惠,将促使对价格敏感的刚需客入市,对楼市成交起刺激作用,年底或进入成交小高潮;二、降息和“ 930新政” 形成叠加效应,对已还清购房贷款的改善型需求来说将大幅降低按揭成本,形成双重利好影响,促使这部分需求持续入市;三、减轻还款的负担,如一套100万元贷30年,之前的年利率是6.55%,月供为6354元,现在的年利率6.15%,月供6092元,一个月就少了262元;四、降息将使得限购政策取消、限贷政策放松、银行利率下滑等三类利好因素形成叠加效应,一、二线城房价在跌幅持续收窄的情况下或出现上升;五、楼市在心理和实际上两重获益,今后首套房的利率折扣将明显增加。预计一线城市9折将成主流,甚至有出现8.5折或者8折的可能性。对于购房者来说,这种直接的信贷刺激影响非常大;六、急缺钱的开发商久旱逢甘霖,融资成本降,尤其对于财务稳健的大型房企,本轮降息无异于“如虎添翼”,将进一步巩固强者恒强的格局。
1.2.4住建部拟为“奇怪建筑”设准则 一旦判定或不准建
“铜钱楼”、“福禄寿”酒店这类屡遭吐槽的“奇葩建筑”,以后很可能不会获批建造了。在中国科协主办,广东省科协承办的“第三十四次中国科技论坛—绿色建设美丽中国论坛”上,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仕超透露,国家建设部拟为“奇怪建筑”设判定准则,如果设计方案被判定为“奇怪建筑”,则不予批准建造。
解读:对于什么是奇怪建筑,目前还在热烈地讨论,制定标准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但如果真的能有一些判断准则,以后结构偏离常理、与功能相悖、外形上哗众取宠的建筑,在方案报批时就会不予通过,这也是一件好事。
1.2.5国务院启动大规模价改 大部分政府定价将回归市场
11月18日,经济观察报从权威部门获悉,自启动简政放权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等多项重大改革后,中国国务院已经决定正式启动价格改革。这将会是一场自1988年价格闯关以来,中国最大规模的价格改革。以2014年11月1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为起点,一直到2015年上半年,中国将展开对电力、天然气、石油、交通、环保、医药等大多数目前还存在政府定价的产品的一系列价改。
解读:政府相关人员表态:“这次价格改革,涉及面非常广,不仅仅是能源资源领域,凡是能够交给市场的,统统交给市场”。 但并不意味着政府全面放开一些资源产品和公共产品的政府定价,而是由政府制定定价规则,由市场形成价格,引入竞争机制,放开门槛,防止不正当竞争和垄断,同时政府还将建立价格异动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1.2.5多地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意见 农业和非农业区别将被取消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有句老话说得好,叫“故土难离”。在之前的户口管理方式下,故土难离除了感情因素之外,也有很多管理方式的原因。眼下,户籍制度改革正在加速,全国已有河南、新疆、黑龙江、河北4个省份正式出台了本地的户籍制度改革意见。值得注意的是,各地的方案各有不同,而这其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并建立和完善居住证制度。
解读: 户籍制度不再区分农业和非农业,意味着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将退出历史舞台,而取消户口性质差别是一大进步,但只是捅破了表面上的窗户纸,还需推倒后面厚厚的墙壁,比如要建立合理的城市落户制度,以兼顾农民落户的需求和城市自身的承载力。
1.2.6各类城市落户条件标准明确 居住证可享同等公共服务
2014年12月4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就《居住证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明确居住证持有人可与当地户籍人口享有同等的包括免费接受义务教育、平等劳动就业等多项权利,并可逐步享受同等的中等职业教育资助、就业扶持、住房保障、养老服务、社会福利、社会救助、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中考和高考的资格等权利。
解读: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居住证持有人并不是真正完全等同户籍人口,但是基本上可以保障其在异地的生活。因为居住证制度是公民自由居住权利的体现,持有居住证的外地人能够和常住居民一样,享受教育、医疗、就业等这些非常重要的权利。这办法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地域上的歧视,有助于公民的自由流动。
2023-11-03 14:55
2023-11-03 14:45
2023-11-03 12:00
2023-11-03 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