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东莞中原研究部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东莞流拍地块有6宗,占比达到20%,比去年9.72%出现明显走高,与2012年持平。商住地以底价成交的有12宗,占比40%,底价成交成为市场主流。溢价率在50%以内的占比达到33.33%,底价和低溢价成交现象突出。流拍和底价成交继续扩大,一方面反映开发商拿地回归理性,另一方面目前整体市场的不景气,开发商拿地意愿大受影响,拿地信心不足。
12、昔日高价地风光不再,高价拿地的背后存在一定风险。
根据东莞中原研究部对2007年以来东莞楼盘出现的“高价地”进行梳理。从过往的一些高价地来看,拿高价地的企业以外来品牌开发商为主,如万科、金地、万达等开发商偏好“高价地”,这些品牌开发商开发经验丰富,企业运营成熟,拿高价地打造标杆、高端的品质奠定品牌影响力。但同时部分高价地由于地价偏高,占整体成本价高,存在经营不善的现象。个别高价地通过与品牌开发商的合作共同开发或转让地块。又如某项目整体销售价格在12000元/㎡,地价占了销售价格的40%,地价成本高,再加上项目走货速度缓慢,利润空间缩小。昔日的高价地已风光不再,预计后市高价拿地的现象减少,高价拿地的背后存在一定风险。
13、2014年商住地消化周期不足2年,市场长期风险不大。
根据东莞中原研究部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东莞商住地的消化周期仅仅1.79年,不足2年,并且呈现连续四年走低的趋势。由于过去几年新房市场交易量迅速扩大,而东莞局部区域发展已基本达到瓶颈状态,尤其城区近两年可供应的商住地屈指可数,促使消化周期连续走低。关注土地消化周期,更多是关注未来商品房市场的长期风险。今年东莞商住地的消化周期不足2年,未来市场的长期风险不大。
14、高周转策略下一线品牌房企土地储备量不足,佳兆业土地储备量最充足。
(备注:开发商土地储备量是指已交易的地块,但项目尚未拿预售证的土地建筑面积;一线品牌开发商指万科、万达、恒大、碧桂园、绿地、保利)
2023-11-04 16:10
2023-11-04 15:59
2023-11-03 18:05
2023-11-03 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