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014年东莞商住用地市场之最
六、2014年土地市场总结
1、今年土地供应量大幅降温,政府推地节奏深度放缓。
据东莞中原研究部监测数据显示,今年全年东莞土地市场供应有107宗,面积合计464.59万㎡,同比2013年减少41.03%,同比2012年减少0.56%。从绝对值来看,今年东莞土地的供应量创下2008年以来的年度新低,政府推地节奏深度放缓。从各类型土地供应情况来看,商住、工业及其它用地均出现全线回落,商业用地同比去年逆市增长。其中商住用地供应131.17万㎡,同比去年减少57.04%;商业用地供应29.02万㎡,同比去年增加10.74%;工业用地供应286.61万㎡,同比去年同期减少28.51%,其它用地供应17.79万㎡,同比去年减少67.93%。
今年东莞土地供应量大幅萎缩,政府深度放缓推地节奏,主要有几个方面:首先,受到房地产行业调整影响,政府顺势放缓商住地的推地力度。再是,宏观经济形势严峻,企业对产业配套类的土地需求减弱。今年工业用地供应也出现大幅萎缩,这反映企业对产业用地的需求不足,政府重大项目的招商力度也在放缓。今年宏观经济环境恶化,实体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很多企业出现订单下滑、经营艰难、利润下滑等现状问题,企业对产业配套类型的工业用地需求减少。此外,今年来东莞政府一直加大扫黄力度,扫黄事件把东莞推上风口浪尖,这背后是反腐廉政建设的持续深入,政府推地更为谨慎。
2、政府“惜售”心态较强,商住地供应跌至低谷。
根据东莞中原研究部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东莞商住地供应25宗,面积合计131.17万㎡,同比2013年减少57.04%,同比2012年减少20.15%。从历年走势来看,2014年商住地供应量为2003年以来新低,供应量跌至近12年新低。
2014年作为房地产行业的调整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回落,行业前景甚忧。开发商与政府对行业预期产生分歧。在城镇化、轻轨开通等利好因素支撑下,东莞政府长远看好房地产未来发展,而开发商由于新房市场的低迷颓势,市场预期信心不足,开发投资十分谨慎。在市场预期不被看好的环境下,东莞政府不希望土地“贱卖”,推地的惜售心态较强,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逆市环境下,商住地起拍价未见松动,反而走高。如编号2014WG038的黄江三新社区地块,占地规模3.67万㎡,起步楼面地价达到4053元/㎡,成为黄江的“单价高价地”,最终被金地以底价22286万元获得。其二,纵观全年供应的商住地,热点区域的优质地块屈指可数,而按照供应计划表上,很多热门镇区的地块都没有按计划上市,反映政府推地心态趋于平和,更加追求溢价成交。为防止地块流拍和土地贱卖,推地上更趋于惜售心态,着眼于未来的土地优化利用。
3、行业深度调整与新房市场的颓势蔓延至土地市场,土地成交规模大幅萎缩。
进入2014年,楼市环境发生微妙变化。外围城市降价潮蔓延、楼市崩盘论沸沸扬扬、信贷持续收紧等多重因素增加了市场的变数。新房市场的持续萧条蔓延至土地市场,开发商的拿地意愿十分低迷。据东莞中原研究部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东莞全市土地成交108宗,面积合计443.27万㎡,同比2013年减少43.49%,同比2012年增加12.26%,是过去7年的第二低记录 。其中,商住地成交24宗,面积合计112.26万㎡,同比去年同期减少61.47%,为过去近12年的历史新低的年度记录。今年东莞商住地成交量锐减,成交记录跌新低,商住地市场异常萧条冷清,这里面既有宏观上的货币环境的因素,也与房地产行业预期有关。
今年东莞土地成交规模大幅萎缩,成交量创下历年新低,主要几点原因:其一,受到信贷收紧、人民币贬值、QE退出等因素影响,货币环境持续收缩,开发商融资成本增加,拿地成本也在增加。而销售回款阻力重重,开发商的资金链持续趋紧,拿地更是有心无力。其二,房地产行业的深度调整,行业预期发生转向,开发投资更为谨慎。其三,新房市场的持续颓势直接蔓延至土地市场,市场信心不足,开发商拿地意愿十分低迷。在市场持续难销的困局下,开发商将重心集中放在去库存上,扩张布局的计划暂时搁置,更是无暇光顾土地市场。其四,市场缺乏热门区域的优质地块引领,土地交易氛围趋于平淡,市场热度降温。
2023-11-03 14:55
2023-11-03 14:45
2023-11-03 12:00
2023-11-03 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