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14年土地成交规模高位回落,土地市场深化调整。
2014年是房地产行业的一个拐点,也是深度调整的一年,包括市场供求、房价、开发商心态以及土地市场都在深化调整。根据东莞中原研究部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东莞全市土地成交108宗,面积合计443.27万㎡,同比2013年减少43.49%,同比2012年增加12.26%,是过去7年的第二低记录 。
受政府推地节奏影响,今年东莞土地市场表现十分低迷,土地成交规模高位回落。信贷收紧、美国退出QE、人民币贬值等因素以及银行受到互联网基金的分流,利润率下降,企业融资成本加大,今年各行各业都面临着资金收紧的局面。在缺乏宽裕资金的支撑下,地市活跃度也将明显下降。产业配套类的用地以及房地产开发用地均出现大幅回落。
2014年的土地市场也在深化调整,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在宏观经济及房地产行业预期发生转向,政府调整推地节奏和推地的重心也出现调整。原计划上市的很多地块并没有如期上市,政府顺势放缓推地节奏,商住地成交大幅下滑。商业用地成交表现较抢眼,第四座万达广场落户虎门,绿地斩获常平一宗占地12万㎡的商住商业混合用地,将在常平建城市综合体标杆项目,首铸地产以8.9亿元斩获一宗商住商业混合用地,成为万江的总价高价地,也将打造为城市综合体项目。
其二,政府推地心态的调整,对优质地块的惜售心态较强,并且加大局部镇区的商住地推地力度,市场资金继续向镇区追随,政府也在有意引导开发投资的热点转移,尤其加大二三类镇区的发展。而市场在缺乏优质地块的引领,土地成交趋于平淡。
其三,开发商拿地态度的转变,由积极转向谨慎,更加回归理性。在新房市场成交高位回落以及房地产行业的开发投资持续回落,拿地态度更为谨慎,回归理性。
其四,企业扩张策略的调整,布局区域更加谨慎。消化量偏弱的非房地产开发热点区域的地块不受市场资金追随,如今年商住地流拍6宗,主要集中在大岭山、樟木头、清溪等房地产非房地产开发热度区域。受到市场环境影响,开发商布局策略更加谨慎,以减少潜在风险。
其五,房价上升空间有限与地价高位的矛盾在不断加剧,行业利润率持续走低。企业纷纷调整发展战略,不会盲目扩张,拿地战略上的调整。
3、商住地成交量创近12年新低记录,今年东莞商住地市场归于沉寂。
据东莞中原研究部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东莞商住地成交24宗,面积合计112.26万㎡,同比去年同期减少61.47%,为过去近十二年的历史新低的年度记录。今年东莞商住地成交量锐减,成交记录跌新低,商住地市场异常萧条冷清,这里面既有宏观上的货币环境的因素,也与房地产行业预期有关。
今年东莞商住地成交量跌破12年的新低记录,商住地市场归于沉寂,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信贷环境的收紧,贷款利率上浮,人民币贬值,海外融资成本难度加大,国内和国际资金面的整体偏紧,使得开发商融资成本高。新房市场的销售又低迷不振,资金回笼不顺畅,拿地意愿低迷。其次,房地产行业的深度调整,开发商放缓开工进程,土地储备量充足,购地补仓需求减弱。再是,新房市场的低迷直接蔓延至土地市场,开发商对行业前景信心不足,主要精力集中在去库存、跑业绩上,对土地市场的关注度较弱。此外,在市场趋冷的环境下,各房企在财务上更加谨慎,纷纷加速存货周转减少拿地,以增加流动资金应对市场波动。
2023-11-04 17:01
2023-11-04 16:10
2023-11-04 15:59
2023-11-03 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