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后市展望
1、宏观面分析
经济面:投资、消费、出口均出现增速减缓,国民经济增长继续呈放缓态势。
7月份经济数据显示,1-7月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9866亿元,同比增长24.9%,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6个百分点;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53亿元,同比增长17.9%,比上个月回落0.4个百分点;7月份我国进口总额为1167.9亿美元,环比回落0.5%;8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1.7%,较上月回升0.5个百分点,但主要源于季节性因素。与往年比较,8月PMI回升幅度仅好于2008年,而弱于其他年份,显示经济仍在下滑过程中。综合判断是:投资、消费、出口均出现增速减缓,国民经济增长继续呈放缓态势。
政策面:政策已经出尽并全面落实执行,金九银十中央的态度明确是支持首次置业需求。
自新政实施以来,楼市调控之风没有任何放松迹象,除了中央层面屡屡表态要继续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外,地方政府也在积极全面执行调控政策。邻近金九银十,部分银行明确表态暂停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贷款,支持首次购房贷款需求。在东莞,近期全面执行“认房又认贷”,8月18号,市房管局发出通告,要求购房者在申请房贷前,必须先去房管部门办理住房信息查询证明,银行将凭此判断购房者家庭拥有住房的数量,进一步收紧二套房货。除此之外,所有购房者还必须提供一年以上的银行工资流水,以及至少一年本地的社保和纳税证明,不然将无法通过银行住房按揭贷款的审批。受此影响,东莞部分新莞人虽然是首次购房,但由于无法提供相关证明而推迟或暂停购房计划。
资金面:资金面逐步趋紧,楼市需求受到平抑,开发商加快销售回笼资金。
从下半年月度新增贷款的趋势来看,呈逐月回落态势,预计9-12月已不足2万亿的信贷规模。同时从近期银行的房贷态度看,贷款额度已经逐步收紧,部分银行的个人房贷放款排期已经排到明年。受资金面收紧影响,楼市的投资需求、改善需求均受到平抑作用,而开发商也会因此资金链趋紧,只能通过加快销售回笼资金。
消息面:人民日报评论释放调控信号,楼市调控再次收紧。
由于近期各地住宅市场成交回升势头初显,且房企降价幅度不明显,使本轮宏观调控再次面临压力。虽然近期中央尚未出台更为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但中央级主要官员的言论及舆论频频释放出加强调控的信息。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曾于八天内两度强调,“继续贯彻”调控政策,“坚决抑制”投机炒作;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8 月26 日指出,强调稳定房地产调控政策,进一步落实遏制部分城市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的措施,坚决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8 月31 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房价合理回落是大势所趋》称,“必须继续坚持调控不动摇,并根据市场形势变化及时进行政策微调。”并提出“如果调控长时间不能见效,应当适时出台进一步的措施。同时,应监督各地抓紧落实现有政策,对依旧‘房价过高、上涨过快、调控不力’的城市,应当进行曝光和问责。” 可见中央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决心并未松懈,预计一旦各地价格若出现再次上涨,更为严厉的调控措施将陆续出台。
2023-11-04 16:10
2023-11-04 15:59
2023-11-03 18:05
2023-11-03 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