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交价格与溢价率来看,今年第1季度商住地成交楼面地价为2308元/㎡,环比上升7.61%,同比上升26.80%。商住地楼面地价走高,归功于个别地块的综合素质佳,出现大幅溢价成交。本季度商住地成交整体溢价率为38%,溢价成交和底价成交各平分秋色,整体溢价水平高于去年同期。
随着城区的房地产开发日趋成熟,土地资源显得日益紧张,可开发的土地逐渐稀有,未来城区的地块更多以三旧改造的形式出让,但这种操作方式拿地成本较高,再加上楼盘林立,竞争十分激烈,使得镇区的市场追随者日益增多,买方资金越多越多注入镇区土地市场,主要集中几种类型镇区:其一,以虎门、长安等经济发达为首的区域,存在巨大的购买力,仍是众多开发商布局的重点地域;其二,经济发展处于中上发展水平,地理位置特殊的区域,如塘厦、凤岗,深圳客的直接外溢为这部分区域带来巨大的消费群体;其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拥有政府规划利好的东部水乡片区将成为市场的后起之秀,如沙田、洪梅等,通过外拓周边镇区需求以及和广州深圳的直接对接,带来的辐射效应。
镇区的推动节奏明显快于城区,并且频繁出现热点地块,本季度镇区地块大唱主角,不少企业纷纷转战镇区市场,预计未来土地交易热点趋向镇区化,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其一,尽管镇区的房地产开发热度及成熟度比不上城区,但镇区尤其三线镇区的土地资源十分丰富,拿地成本相对低廉,可有效控制开发成本;其二,城际轨道交通的同城化将会直接推动镇区的交通、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从而带来土地升值的预期,开发商信心十足;其三,城区房价高企,直接外流部分需求到镇区,再加上东莞各镇“各自为政”的特点尤为突出,消费的区域性带来的客户资源累积。
去年同期,外来品牌开发商集体失约,本土中小开发商屡屡斩获。而今年第一度,从开发商拿地的背景来看,市场再现外来品牌开发商身影,尤其一些热点地块大多被外来房企斩获。
纵观这些年开发商拿地的特点来看,外来开发商拿地习惯形成滚动开发的模式,而本土的中小开发商更多是一种短期储备土地资源待后期开发。不少外来开发商通过在东莞深耕多年,熟悉整体市场,选择迅速扩张策略,布局不同的镇区,更为考验开发商后期操作项目的能力,需要更为熟知不同片区的客户属性,而本土中小房企往往青睐于自身熟悉的区域拿地,一方面与政府各界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与自身操作项目经验以及对抗风险能力有关,不敢贸然布局陌生区域。这也反映出,外来开发商的资金实力要比本土开发商更胜一筹,对抗风险能力也要强于本土房企。
2023-11-03 12:00
2023-11-03 11:53
2023-10-24 13:51
2023-10-24 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