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8年以来东莞每个季度的商住地用地供需比走势来看,商住的供需比整体以平稳为主,仅有个别季度出现供应大幅放量,导致供需失衡。2008年正值金融危机,市场经济萧条,政府财政吃紧,加快土地的供应量,而市场环境的低迷导致开发商对房地产后市走势不乐观,走货缓慢,资金吃紧,谨慎拿地,导致2008年第三季度供需严重失衡。2009年-2010年,市场环境好转,供需比回归合理的平衡关系。2011年,正值房地产调控空前严厉,广深限购直接使得部分外来开发商布局东莞,东莞国土部门借机加大土地供应量,再加上2011年东莞经济增速开始放缓,需要通过拍卖土地来弥补财政收入,供应大于需求。2012年,楼市一片火热,开发商量地出价,市场各方趋于回归理性,土地的供求关系维持合理的平衡关系,2013年第1季度,除了寮步供应的两宗商住地流拍,其余地块均能顺利交易,市场延续供求合理的平衡关系。
商住混合用地成交集中在二三线镇区。
2013年1季度商住用地成交结构分解图:
2012年3季度,东莞全市只有7个区域有商住用地成交,成交面积18.85万㎡;其中一线片区商住用地成交面积3.39万㎡,占据全市的17.99%;二线片区有凤岗、大岭山和樟木头合计成交面积6.42万㎡,占比34.06%,三线片区有东坑、洪梅和桥头合计成交9.04万㎡,本季度二三线镇区表现相当抢眼,合计占比达82%,这也反映未来东莞土地交易热点将会趋于热门的镇区。
随着城区的房地产开发日趋成熟,土地资源显得日益紧张,可开发的土地逐渐稀有,未来城区的地块更多以三旧改造的形式出让,但这种操作方式拿地成本较高,再加上楼盘林立,竞争十分激烈,使得镇区的市场追随者日益增多,买方资金越多越多注入镇区土地市场,主要集中几种类型镇区:其一,以虎门、长安等经济发达为首的区域,存在巨大的购买力,仍是众多开发商布局的重点地域;其二,经济发展处于中上发展水平,地理位置特殊的区域,如塘厦、凤岗,深圳客的直接外溢为这部分区域带来巨大的消费群体;其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拥有政府规划利好的东部水乡片区将成为市场的后起之秀,如沙田、洪梅等,通过外拓周边镇区需求以及和广州深圳的直接对接,带来的辐射效应。
2023-11-03 11:53
2023-10-24 13:51
2023-10-24 13:41
2023-10-23 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