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 商住地消化周期仅1年,土地供求矛盾日益扩大。
根据东莞中原研究部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东莞商住地的消化周期仅仅1.03年,连续5年走低。土地消化周期持续走低,市场长期风险不大。这里测算的数据是招牌挂的土地成交记录,在推进产业转型、城市更新的战略下,三旧改造、合作开发等形式拿地将成为东莞的主要方式。招牌挂的供地有限,远远无法满足当前房企对土地的需求。政府控制供地节奏,商住地消化周期仅1年,土地供求矛盾日益扩大。
六、2016年土地市场总结
【1】供应方面
n 2016年东莞土地供应大幅缩量,土地供需矛盾尖锐。
今年全年东莞土地市场有91宗,占地面积合计441.91万㎡,同比15年减少47.7%,同比14年减少5.45%,供应量为近9年以来的最低。今年东莞整体土地供应占地规模仅442万㎡,建筑规模973万㎡,供应规模显著缩减。
在中央去库存的基调下,地方设置土地供应目标更为灵活,供地规模十分有限。智能制造的战略下,工业供应的主导地位不改。但商住地供应量大幅缩减,土地的供需矛盾持续恶化。
n 供地不足是全年的主旋律,商住地陷入“地荒”格局。
2016年,在中央去库存的总原则、政府控地的背景下,商住地供应量为2007年10年以来的新低水平,供地不足是全年的主旋律。4月份东莞控规新调整,涉及300多个地块,27个镇(园区),居住类地减少400多公顷。本次控规调整范围广,大幅减少商住用地,增加工业用地。东莞是一个靠制造业发展起来的城市,制造业在东莞经济发展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实施“东莞制造2025”战略,推进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创新制造、优质制造、集群制造、绿色制造“六大工程”,努力将东莞建设成为中国制造样板城市。政府未来将会持续缩减商住地的供应力度,土地资源更多支持制造业相关的重大项目的落实。
商住地供应不足是商住市场全年的主基调,土地供应受限,地荒局面越演越烈,出让的商住地块被市场疯抢,缺地可见一斑。
2023-10-24 13:41
2023-10-23 14:41
2023-10-23 14:18
2023-10-23 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