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东莞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市场研究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中原地产发布:2016年东莞土地市场研究报告

来源:  中原地产 东莞房掌柜  2017-01-04 05:24:49阅读量:2945
[摘要]2016年,是中央推进供给侧改革的一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2016年中国经济依然处于探底回升,未来中国经济将呈现L型走势。国内经济的内忧外患,举步维艰,房地产作为拉动经济的作用更加凸显

根据东莞中原研究部监控数据显示,东莞商住地13个区域有成交记录,其中,黄江、万江、樟木头、莞城、茶山、石排共6个区域的地价超过“万元”。黄江以23267元/㎡的地价成为2016年东莞商住地的单价区域地王。从涨幅来看,茶山房价增长达到716%,涨幅最大。其次为黄江,涨幅661%,再是企石649%。除了石碣出现回落,其余区域的涨幅均在200%以上,东莞各大区域的地价目前都水涨船高,土地成本的高涨,挤压行业利润的同时对开发商的资金要求更高,将会加剧行业的竞争与洗牌,未来更多向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型品牌开发商靠拢。

u 房企在东莞拿地的难度加大,需要更强的资金实力。

根据东莞中原研究部监控数据显示,东莞商住地13个区域有成交记录,其中,黄江、万江、樟木头、茶山、石排和常平共6个区域的地价是比房价贵,处于“面粉贵过面包的区域”,这些区域地价会比房价贵,背后有几点原因:其一,热点开发区域,对接深圳客的热门地块备受市场疯抢,主要是深圳房价的高位以及东莞房价的价格洼地,临深片区成为东莞目前地价和房价最高的区域,拿地难度、对资金实力的要求都要比其它片区更胜一筹。其二,大石龙片区的土地价值受到市场资金的追捧,诞生多宗“面包贵过面粉”的区域单价地王,主要是随着地铁开通,开发商对大石龙的预期高,看好未来片区房地产将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此外,开发商盲目追加价格拿高价地,未来的售价已不能简单地用当前的地价推断,开发商更多地通过高地价增加自身资产规模,获得低廉的融资,或收购、并购中小型企业。

莞城、石排的地价占房价的比例也在90%以上,地价高位。清溪、望牛墩、横沥等镇区的地市较为高热,麻涌地价占房价33%,处于一个比较合理的土地成本线,石碣的地价最低,是地价洼地的区域。

u 2016年东莞诞生12宗单价地王,碧桂园成“地王收割机”。

2016年东莞商住地区域单价地王制图.jpg

2016年,东莞土地市场高潮迭起,房企上演“我为地疯狂”的地王盛宴。2016年东莞商住地市场诞生12宗区域单价地王,其中碧桂园斩获3宗地王,成为“地王收割机”,北大资源、时代地产、恒大地产各拿下2宗,融创、阳光城及智宇实业各拿下1宗。地王主要分布在临深、大石龙和水乡片区。

2016年,东莞商住地市场受到众人瞩目,全年诞生12宗区域单价地王,地价单价在8000-25000元/㎡不等。房企为地狂的背后原因有几点:

其一,资本市场融资环境的宽松,使得房企资金十分充裕,抢地“志在必得”。2015年全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速为13%,2015年宽裕的流动性为开发商提供资金基础。货币持续发行,利率低位,房企获得廉价的融资成本。

其二,资产荒配置下的房价出现暴涨,提振开发商拿地的信心和热情。实体经济回报率低迷,股市行情赚钱效应弱,大宗商品价格投资也低迷,资金无法寻求“出口”,从而集中流入楼市,导致了本轮房价上涨的根本驱动力。

其三,房企加杠杆投资购地。房企通过金融机构场外配资等加杠杆的方式拿地,“不顾成本”地疯狂抢地,上演一幕幕抢地大战。

其四,外来品牌对热点城市的前景预期看好,不惜成本地进入东莞拿地,布局东莞市场。

其五,品牌房企销售高增长,亟需购置土地补仓。

其六,品牌大型企业出于全国化布局的战略需要。

其七,国企重组浪潮下,国企、央企为防止被并购而为之,通过购买高价地扩大资产规模。

4】、拿地企业分析

u 东莞房地产行业洗牌势在必行,本土中小型企业或将“被出局”。

从开发商拿地背景的成交来看,2016年东莞外来企业商住地成交17宗(不包括松山湖地块),本土企业成交3宗。外来企业拿地的占地面积合计71万㎡,同比15年下降45.88%;本土企业拿地占地面积为5.55万㎡,同比15年下降87.56%,是东莞本土企业2000年以来拿地规模最小的一年,创下历史的新低记录。

尽管外来企业的拿地比去年也出现回落,但本土企业的下滑幅度远远高于外来企业。在供地有限、地价暴涨的环境下,本土企业拿地缩减首当其冲,关键是本土企业的资金无法与外来大型企业抗衡。对于东莞目前的高地价,本土企业是望洋兴叹。今年东莞外来企业吸引了融创、时代、阳光城等全国大型企业的进驻,东莞地价出现了翻几倍的上涨,也加速了东莞房地产行业随之进入品牌时代。大型品牌房企的资金实力、开发经验以及应对市场风险都要比本土企业更具有优势,行业洗牌势在必行,“大鱼吃小鱼”的现象会更为活跃。而东莞本土企业,尤其是本土的中小型企业由于融资渠道受阻,资金实力弱以及土地储备不足,更加拿不起东莞当前的土地价格,将成为企业发展生存的瓶颈,或将面临着“被出局”的下场。

分享到:
责任编辑:王琪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1. 1国有大行集体表态:化解房地产风险
  2. 2东莞城区笋盘大盘点!2.5万套选1套 不能随意
  3. 3广深高速改扩建项目将实施 广州-东莞段由广深珠公司负责
  4. 4广东:9月个人房贷新增344.82亿 扭转前两月负增长态势
  5. 5央行行长潘功胜:稳妥化解大型房企债券违约风险
  6. 69月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扩大
  7. 7【每日网签】东莞住宅10.16成交住宅141套,面积16004.8㎡
  8. 8多地土拍规则调整不再设置上限价格 取消土地限价会成趋势?
  9. 9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露面 前往顺德北滘南平路项目工地调研
  10. 10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分三类实施 已入库162个项目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