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商住地成交区域与地价分析
u 大石龙、东北成交量上涨,各大片区地价上涨幅度均超200%以上。
据东莞中原研究部监测数据显示,剔除松山湖的人才项目特殊地块,2016年东莞5大片区有商住地成交记录,大石龙和东北成交占地规模同比去年大幅上扬,大石龙是成交热点片区,全年成交8宗地块,占地规模40.86万㎡。受到地铁2号线的开通,大石龙片区迎来发展机遇,推地热情要高于其它片区,也吸引了鲁能、时代、碧桂园等开发商的布局。地铁和品牌开发商的进驻,未来大石龙片区房地产将迎来高速发展周期。临深、水乡、城区三大片区的商住地成交量高位回落。
从片区价格来看,各大片区成交的商住地楼面地价均出现巨幅上涨,上涨幅度均超过200%以上。其中,临深片区楼面地价高达19054元/㎡,接近2万元的地价,同比去年上涨更是达到501%,由此可以反映受到深圳客的辐射,临深片区的土地成为开发商抢夺最强烈的片区。东北片区的楼面地价也达到6872元/㎡,同比去年上涨483%,成为东莞地价涨幅仅次于临深的区域。地价过“万元”的片区还有中心城区的14246元/㎡。
u 大石龙成交异军突起,东莞房地产发展由核心区域向过去非热点片区转移。
据东莞中原研究部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东莞5大片区有商住地的成交记录,其中大石龙片区的成交规模占全市的40%,比去年的15%增加25个百分点。大石龙片区成交异军突起,一方面是由于地铁开通,政府趁机推地,消化地铁的利好,另一方面是过去大石龙片区的房地产发展并不起眼,借助市场热点和地铁沿线的土地升值,品牌房企的介入,大石龙将成为市场下一个开发热点的片区。松湖片区成为继大石龙之后的第二大成交活跃区域,主要是松山湖推出的人才项目配套用地,全被华为斩获。除大石龙片区成交比例大幅走高,城区保持持平,水乡小幅走低,滨海片区更是“挂零”成交,临深片区成交比例缩减7个百分点。
由于核心区域的高地价,使得房企向非热点片区拿地偏移,其中大石龙、水乡、东北将成为未来房地产的发展热点,一方面这些区域的地价要低于核心区域,另一方面,这些片区的房地产开发仍然处于发展高速周期。由此可以预判东莞未来的房地产区域发展格局,区域之间的不平衡逐渐寻找一个平衡点,区域之间的相互渗透也将加剧,回归价值。
u 东莞商住地楼面地价高达9584元/㎡,拿地成本与日俱增。
根据东莞研究部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东莞商住地楼面地价达到9584元/㎡(剔除松山湖地块),同比去年上升190%,地价出现快速暴涨。今年商品房均价为13735元/㎡,同比上涨38%。地价上涨的速度远远高于房价增速,且地价占房价的比例高达70%。由此可见,地价的快速上扬,开发商拿地成本与日俱增,对资金要求更高,投资开发风险也更大,未来的利润空间也将持续被挤压。
从东莞地价与房价的走势来看,今年房地产市场的异常火爆,地价和房价都今非昔比,价格高涨已脱离健康市场的运行轨迹,出现非理性上涨。全年东莞土地拍卖氛围十分热烈,多家房企参与争夺,掀起一轮又一轮的抢地大战。全年诞生12宗单价地王,吸引融创、时代地产、阳光城等外来大鳄进驻。2016年东莞商住地楼面地价快速暴涨,房企拿地成本高涨,主要有几点原因:
其一,土地供应紧缺,粥少僧多导致土地拍卖过渡竞争,热点地块更加抢手。政府在土地出让方面的管控愈发严格,大块土地更多的被拆散推出,单一地块门槛较低促使土拍竞争日趋激烈。
其二,流动性宽裕的大环境下,房企多渠道融资,加杠杆购地,不少开发商“有钱缺地”。今年在东莞拿地的外来企业占比超9成,这些拿地企业的特点就是融资有道,资金实力雄厚,融资方式多样。
其三,外来房企布局热点城市的决心,尤其对优质土地资源的争夺更加剧烈。高溢价拍出的高地价,推动房价上涨。拍地王,也成为开发商追高地价促进新房市场成交的手段。
其四,火热的新房市场又为土地市场煽风点火,增强开发商的市场预期,进一步推高了地价走高。
其五,市场供求风险降至低位,东莞库存的供不应求,加强了开发商未来的市场预期。房企出于销售业绩增长的需求,急需增加土地储备,购地的欲望使得房企不惜重金拿下高价地。
u 6个区域地价超过“万元”,茶山地价涨幅最大。
2023-10-23 14:41
2023-10-23 14:18
2023-10-23 13:58
2023-10-20 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