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前 10 月,中原监测 40 个城市,土地成交面积跌至 2009 年以来历史同期谷底,而土地出让金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创历史同期新高。
前 10 月,40 个城市成交土地面积约为 16529 公顷,同比下降约 12%,其中含住用地和商服用地同比分别微降 2%和 3%;土地出让金收入约为 13426 亿元,约占去年全年水平的 98%,同比上升约 40%,其中含住用地同比大幅上升约 52%,商服用地微升约 9%。
分城市来看,一线城市土地出让金同比下降约 15%,二线和三四线城市同比分别上升 78%和22%。一线城市虽市场热度不减,但受供应量收缩和供地结构调整影响,土地出让收入走低;二线城市新房市场销售的火热及一线城市宅地市场竞争的激烈,促进了开发商对于二线城市土地市场的关注,大幅推高二线城市土地出让收入。三四线城市受市场热度整体上升带动,地价上涨,出让金收入有所上升,达到近 5 年历史同期平均水平。
n 新房市场的火热带动一二线城市土地市场升温,地价不断创新高。
今年前 10 月,40 个城市含住用地成交土地面积约 6341 公顷,其中一线城市受控制供应影响成交面积腰斩,成交土地面积同比大幅下降约 55%;三四线城市去库存压力未减,市场行情仍较为平淡,成交土地面积同比下降约 9%。二线城市一枝独秀,同比上升约 14%。
然而,含住用地地价全线上涨,其中一线城市及二线城市平均地价涨幅较大,今年前 10 月平均地价较去年分别上涨 65%和 75%,三四线城市地价上涨约 37%。综合来看,二线城市宅地成交量价齐升,市场最为火爆。
10 月,受多地控制地价相关政策出台,多地终止或暂缓土地出让影响,市场成交热度受抑,各项指标均高位跳水,其中 10 月土地出让金创 2009 年以来历史同期新低,也为今年以来月度最低位。
n 一线及二线的热点城市严重“缺地”。
通过对中原监测 40 个城市 2009-2015 年各年度一般预算缺口率的分析,我们发现:整体来看,三四线城市较为“缺钱”,对土地市场的依赖度最高,一线城市对土地市场的依赖度相对较小;就各个城市而言,多数城市一般预算缺口率逐年下降,土地依赖度有所下降,仅广州、福州、大连和石家庄一般预算缺口率持续上升, 土地市场对这些城市财政的重要性有逐年增强的趋势,未来增加土地供应意愿较强。
具体来看,苏州、杭州和无锡一般预算收入大于一般预算支出,不存在“缺钱”的问题; 泸州、襄阳、重庆、长春、唐山、南宁、石家庄、洛阳和海口一般预算缺口率长期维持高位, 城市严重“缺钱”,政府潜在供地意愿极高;常州、南京、厦门、武汉、东莞和中山等城市一般预算缺口率相对较低,供地压力相对小。
四、土地政策:控制地价政策层出不穷。
10月份以来,受到新一轮限购潮的打压,新房市场短期迅速降温,成交量急速下滑。预售证监管加严、房企推案热情减退、投资性需求退出等因素影响,不少热点城市交易量出现显著回落,但房价依旧处于高位,部分城市更是出现了地王“井喷”的局面。土地市场表现分化,热点城市的依然拍出新地王。
但从地方调控的角度来看,由于目前的价格调控、尤其是地价的调控仍不及预期,为了防止飙涨的地价再一次成为房价上涨的推手,各地进一步加强加严监管土拍资金来源,类似南京、合肥的“土拍限价”、“捂盘囤地者禁拍地”、“拍地时即约定上市时间和价格”等行政干预政策。控制地价政策层出不穷,东莞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土地溢价率超过一定比例的,由竞价转为竞配人才住房或保障性住房面积,或竞装配式建筑比例。市国土部门及时向社会公布土地供应计划,充分发挥土地调节房地产市场的作用,稳定土地市场预期。
五、东莞土地市场
(一)、土地供应
Ø “去库存”的基调下政府控制土地供应量,供地规模大幅缩减。
2023-10-24 13:51
2023-10-24 13:41
2023-10-23 14:41
2023-10-23 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