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重点城市保障房规划:
4、消息面:开发商断臂求生出售“高价地”项目,进入房企兼并重组的高峰期。
2011年以来,京沪津渝四大产权交易所已有100宗房地产类产权交易挂牌,达同时期最高值。部分开发商迫于资金压力在产权市场转让股权、债权,抛售房产、在建项目等实物资产,“断腕”求生。其中SOHO中国和上海证大、绿城中国旗下子公司签署协议,以40亿元现金接手上海外滩高价地50%股权,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同时,杭州滨江房产集团以1亿元收购金都房产持有的衢州置业公司50%的股权,将增加滨江集团权益储备土地面13万㎡,权益容积率建筑面积19万㎡;绿城除了出售上海外滩高价地股权之外,也向融创中国全资附属公司融创置地转让湖滨置业51%的股权,作价5100万元;此外,由于对后市的统一看空,包括金种子酒、酒鬼酒、水井坊、泸州老窖等非地产专业户,也逐步退出地产业务。进入2012年,在全国楼市行情继续缩量调整的时期,部分过往过度扩张,手头资金难以保证项目推进的开发商,将不得不出售部分资产,以求顺利过冬。
5、12年国内楼市仍将缓慢下行,一线城市持续深幅缩量调整。
2011年,作为楼市调控政策升级加码的一年,从10年初开始实施的调控政策逐渐发挥效力,全国楼市普遍由涨幅趋缓向逐渐下探转变,虽然万科、恒大之类的品牌企业能够同比去年大幅增长,但毕竟是凤毛麟角,从全国一、二线城市的销售情况看,“萎靡不振”仍是全国楼市的主基调,特别是4季度成交哀鸿遍野。2011年一线城市楼市总体成交量相比2010年下降19.49%,二线城市楼市总体成交量也同比下跌18.01%,而在政策的严厉打压下,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调控效果在限购城市显现。
2012年,特别是1季度,可以预见全国将继续面临成交量持续低迷的现状,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苏州等大中城市、省会城市,将有更多企业加入“以价换量”的行列,加大促销力度,并将进入持续深幅缩量调整阶段。
6、12年东莞楼市整体依然平稳,成交情况较为看好。
2011年,作为避风港的东莞市场,虽然一样受到紧缩货币政策的影响,但是“限购令”始终难产,在通胀高企、广深限购、投资渠道缺乏、公积金贷款优惠政策、商业升温等措施,合力促使楼市成交旺盛,全年商品房成交面积为591.03万㎡,同比上升18.31%,成交金额为494.42亿元,同比上升25.47%。2012年,由于东莞房价上涨势头已经被遏制住,上升幅度放缓,预计“限购令”出台的可能性依然偏弱,在货币政策有条件适度微调,广深购房需求继续外溢,商品房供应持续放量,品牌开发商扎堆的激发之下,整体成交情况较为看好。
7、12年东莞楼市进入供过于求的年份,未来出货压力有所增加。
从2004年至2011年8年的新增供应走势看,2004年-2007年呈现持续放量的态势,2004年新增供应面积为562万㎡,2005年为576万㎡,2006年为660万㎡,2007年创出新高,新增供应量高达800万㎡。2008年楼市进入调整期,供应量为679万㎡;2010年受房地产政策调控的影响,供应量虽有所增加但增速明显放缓,总供应量为545.96万㎡,相对需求而言供应仍然偏紧。进入2011年,由于前两年成交庞大的商住用地,并且经过前期的施工,普遍进入批售阶段,所以全年供应量时隔两年之后,再次迈上六百万的关口,达到651.09万㎡。
2023-11-03 18:05
2023-11-03 14:55
2023-11-03 14:45
2023-11-03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