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财政下滑给地方财政带来压力,会产生三方面影响:一是减少地方政府投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二是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三是不利于信贷扩张,总体上会给宏观经济带来紧缩效应。
城投债发行热闹一方面在于各地政府为城镇化建设积极融资,继续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维持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不排除地方政府面对即将到期的兑付压力,加大借新还旧力度的可能性。
1.1.5、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政策密集出台 增强经济内生动力
专家指出,一系列政策的密集出台,有利于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和惠民生,未来应继续通过改革释放红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增强经济的内生动力。
记者北京5月21日电 面对当前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中国政府在“保持定力”的同时“主动作为”,在4月20日至5月20日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先后推出了金融服务“三农”、资本市场“新国九条”、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稳外贸“国16条”等10项重大政策。
解读:面对当前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中国政府在“保持定力”的同时“主动作为”,在4月20日至5月20日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先后推出了10项重大政策。
专家指出,一系列政策的密集出台,有利于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和惠民生,未来应继续通过改革释放红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增强经济的内生动力。
一系列的政策出台这体现出政府经济工作新的思路,即分清轻重缓急,统筹长短结合,针对目前经济工作薄弱的、需要加强的地方重点推出政策措施。”
1.1.6、5月全球三分之二国家制造业PMI下滑
PMI指数的英文全称为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中文含义为采购经理指数,PMI指数50为荣枯分水线。当PMI大于50时,说明经济在发展,当PMI小于50时,说明经济在衰退。PMI是通过对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汇总出来的指数,反映了经济的变化趋势。
5月全球主要国家中,有约2/3国家的制造业PMI都出现了下滑,但中国和美国的制造业数据出现了好转。
解读:5月美国新订单指数和生产指数攀升,就业指数回落。制造业数据表明,寒冬过后,美国经济复苏并稳步增长,但部分地区反映原材料价格和供应短缺方面仍令人担心。
中国方面,汇丰PMI数据和中国官方制造业PMI数据都显示,5月中国制造业出现改善。显示中国制造业仍处于不景气状态,但出现较大改善。
全球制造业目前总体来说正步入逐步回升的通道,但仍受多重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如地缘政治和增税措施等,同时呈现出分化趋势。总的来说,中国和美国两大经济体的制造业回暖趋势更加强劲,而日本、部分欧洲国家和部分新兴经济体的制造业回升则有放缓之势。如果制造业回暖乏力的状况持续,则可能推动欧洲和日本等经济体央行出台进一步的刺激政策,以提振经济。
1.1.7、国务院:加大“定向降准”措施力度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3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减少和规范涉企收费、减轻企业负担,部署落实和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决定对国务院已出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全面督查。
2023-11-03 18:05
2023-11-03 14:55
2023-11-03 14:45
2023-11-03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