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东莞中原研究部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东莞商住地加权容积率为2.33,比去年2.28增加0.05,微小走高。容积率决定未来的项目的开发建面和产品结构。土地作为稀缺资源,政府对土地的利用更加惜售,容积率走高是主流趋势。今年东莞商住地成交的地块中,容积率在2万以上的地块有39宗,占整体的86%,未来洋房开发为主流,别墅开发将减少。
从占地规模和容积率的结合来看,5万㎡以下占地的、容积率在2.5-3区间的成交最多,有8宗。5万㎡以下占地的,容积率在3-3.5的有2宗,5万㎡占地规模的容积率普遍在2.5之上,开发以高层产品为主。5-10万㎡占地的,容积率在1.5-2区间的有4宗,5-10万㎡占地的,容积率在2-2.5的成交7宗,成交最多。5-10万㎡占地的,容积率在2.5-3之间的成交4宗,5-10万㎡占地的,容积率在3-3.5的,成交5宗。5-10万㎡的项目搭配小部分的中低层产品,以高层为主。15-25万㎡占地的容积率均在2以上,开发中高层产品为主。占地25万㎡,容积率分布在1.5-4以上之间均有,搭配部分中低层产品,整体仍以高层为主。
10、外来企业资金实力雄厚继续强势拿地,本土企业“缺钱”成扩张的绊脚石。
从开发商拿地背景来看,外来企业继续占强势。2015年外来企业共拿地25宗,占地面积合计119.37万㎡,同比去年增加76.29%,占整体的72.68%。本土企业拿地19宗,占地面积合计44.59万㎡,同比去年增加32.83%,占整体的27.15%。个人拿地1宗,占地面积合计0.28万㎡,占比0.17%。
外来企业拿地是主力军,成交规模增幅也远远高于本土企业。拿地的企业中一线品牌房企业又占绝对主角,碧桂园、万科、保利等开发商拿地活跃。外来企业拿地扩张要优势于本土企业,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其一,品牌房企的资金实力雄厚。外来企业以品牌房企居多,通过股票、银行、海外融资等渠道获得充裕的资金,拿地扩张的资本上更具有优势。其二,品牌房企高周转策略,资金回笼快速。其三,品牌房企的品牌价值以及开发经验、控制风险比本土企业更胜一筹。本土企业由于融资渠道窄、开发周期长,“缺钱”成为拿地扩张的绊脚石。
2023-11-04 17:01
2023-11-04 16:10
2023-11-04 15:59
2023-11-03 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