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东莞中原监测数据显示,东莞全市45宗商住地中,占地规模在3万㎡以下、3-5万、5-10万、10-15万的分别成交23宗、12宗、7宗、3宗。占地规模在3万㎡以下的地块是市场成交主流,一方面是政府将大宗地块划分为多宗小地块的形式出售,这种形式利于降低购买土地的门槛,防止地块流拍,也能减少开发商囤地现象。另一方面小规模地块的盛行也反映政府在惜售优质大宗土地的资源,小规模地块反映日后小项目上市增多。
13、流拍与高溢价并存,高溢价成交突出。
据东莞中原研究部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东莞流拍地块有9宗,占比达到16.67%,比去年20%减少3.33个百分点,但流拍率仍然处于相对高的水平运行。商住地以底价成交的有24宗,占比44.44%,比去年增加4.44个百分点,底价仍然是主力军。溢价率在50%以内的占比达到14.81%,低溢价成交成为近五年的新低。溢价率在50-100%的成交6宗,占比11.11%,比去年增加7.78个百分点。溢价率在100%以上的成交7宗,占比12.96%,为近5年成交比例最高。今年土地成交流拍与高溢价的现象并存,反映开发商拿地态度分化,对于市场不看好的区域谨慎拿地,对热门优质地块积极拿地。
14、土地消化周期持续走低,市场长期风险不大。
根据东莞中原研究部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东莞商住地的消化周期仅仅1.37年,土地消化周期持续走低,市场长期风险不大。这里测算的数据是招牌挂的土地成交记录,很多企业通过三旧改造、合作开发等形式拿地,招牌挂的形式拿地有限,未来三旧改造、合作开发拿地的趋势加剧。
2015年东莞商住地交易明细:
2023-10-24 13:51
2023-10-24 13:41
2023-10-23 14:41
2023-10-23 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