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房地产成交高歌猛进的一年,新房成交屡屡创新高。但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低迷,与新房市场形成鲜明的对比。今年东莞商住地供应量比去年出现明显升温,但要低于2013、2011年等年份的供应记录。商住地供应稳步放量,主要是全国房地产在“去库存”的基调下,国家不再设置地方城市的土地供应目标计划,地方政府根据当地市场实际情况而供应地块。上半年东莞新房市场在全力去库存,政府放缓推地步伐,土地市场供应低迷,下半年随着新房市场回暖、库存连续供应紧缺,政府着手加快推地步伐。东莞政府也从源头上控制商住地的供应量,有节奏地供应,一方面利于市场在消化在售货量的库存,防止库存高位;另一方面也能刺激房企加快土地储备的开工进程,消化土地存量。控制整体供应量,有节奏地供应,市场在供不应求的环境,还能使地块顺利交易或高溢价成交,实现更高的土地财政收益。
4、政府推地“前紧后松”,四季度土地供应放量显著。
分月来看,政府推地节奏呈“先紧后松”的节奏。经过2014年下半年的土地低迷,市场预期好转,1月市场延续去年年底的翘尾行情,政府顺势加大商住地的供应。2月受到春节淡季影响,推地计划被延后搁置。3月国务院出台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来供应住宅用地,本月东莞商住地出现了“挂零”供应。4月有3宗商住地入市,供应量小幅升温。5月和6月政府推商住地都是每月1-2宗,供应紧缺成为新常态。经过上半年的市场快速消化,东莞库存量出现明显走低,也迎来了推地契机。下半年东莞政府着手加快推地步伐,但也是有意控制供应量。三季度和四季度东莞土地供应明显放量,其中不乏镇区的优质地块上市,一方面是政府借力市场的回暖、开发商资金链的改善,顺势推地;另一方面趁着市场热度,过去被流拍的地块重新挂牌供应。
5、二三类镇区供应量异军突起,大岭山成市场供应热点。
据东莞中原研究部监控数据显示,2015年东莞全市商住地供应有23个区域,供应呈多头热点。今年商住地供应量位列前五位的区域分别是:大岭山5宗,占地面积28.2万㎡、茶山6宗,占地面积21.11万㎡、麻涌3宗,占地面积18.83万㎡、虎门6宗,占地面积18.4万㎡、大朗3宗,占地面积16.42万㎡,合计102.95万㎡,占全市49%。土地供应量集中在镇区,二三类镇区供应量更是异军突起。松湖片区由于深圳客的入侵,片区热度大幅攀升,大岭山也成为市场的热点之一。政府抓住这市场契机推地,去年曾无人问津而流拍的地块重新挂牌入市,受到企业资金的追捧。
2023-10-24 13:41
2023-10-23 14:41
2023-10-23 14:18
2023-10-23 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