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中国深化改革的一年,践行市场化的一年。这一年经历了股市过山车、楼市疯狂,土地市场也火热起来。根据东莞中原研究部监控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东莞土地市场成交150宗,占地规模785.61万㎡,同比2014年增加81.73%,同比2013年增加0.16%;建筑规模达到1612.15万㎡,同比2014年增加95.55%,同比增加14.39%,整体土地成交规模创下历年新高的记录。
2015年是中国宏观经济内忧外患、最艰难的一年。中国GDP暂别“7”时代,原油指数创下2008年来的低谷,经济下行压力有增无减。东莞前11个月的固定投资增速仅3.3%,为2012年来的低谷。在经济增长放缓、投资增速低谷的压力下,东莞政府加大各类型的土地供应力度。
2015年东莞土地整体成交量创下历年新高的记录,主要有几个原因:
其一,宏观经济低迷,政府在稳增长、增加财政收入的压力下,加大土地供应,供应放量是成交创新高的主因。
其二,2015年央行5次降准、5降息,为市场释放流动性。货币环境的宽比空间以及贷款利率的低位直接减少企业融资成本。企业融资成本降低,也增加了工业等其它用地的购地需求。
其三,2015年上半年中国股市经历了疯牛行情,股市大幅上涨,为上市企业提供低成本的融资,企业资金链宽裕,产生扩张需求。
其四,2015年东莞楼市经历了16个月的高位行情,“受捧盘”现象此起彼伏。东莞房价也出现大幅上涨,热点区域的临深、松湖、滨海等片区的房价出现明显上涨,增强开发商的市场预期,拿地热情高涨。
3、新房市场的火热蔓延至土地市场,商住地拍卖热度高潮迭起。
据东莞中原研究部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东莞商住地成交45宗,占地面积合计164.24万㎡,同比去年同期增加62.16%,但低于2013、2011年等年度成交记录。
受到新房市场的火热蔓延,土地市场表现也亮点颇多。政府在有意控制商住地的供应节奏,整体成交规模处于历年中位水平。在货币环境宽松、企业融资成本低位、库存紧缺、开发商资金回笼顺畅的环境下,对土地需求十分迫切,但由于受到土地供应紧缺的制约,成交规模未能达到有效放量。但从个宗拍卖地块来看,商住地的拍卖热度更是高潮迭起,诞生了长安、大岭山、大朗等镇区高价地。在市场化的基调下,房地产政策处于较为宽松的环境,首付的降低、利率的降低以及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利好政策的频繁涌现,再加上东莞库存多次释放供应紧缺的信号,增强未来的市场预期,开发商对土地的需求依然很旺盛。
4、今年东莞商住地成交“先冷后热”,下半年土地交投活跃。
2023-11-03 14:55
2023-11-03 14:45
2023-11-03 12:00
2023-11-03 11:53